童心向黨,禮讚百年
新利平台訊 在六一兒(er) 童節到來之際,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小朋友們(men) 精心打造了一場沉浸式兒(er) 童劇《光》,他們(men) 試圖用那束光來喚醒人們(men) 心中那個(ge) 勇敢無畏和天真浪漫的孩子。
圖為(wei) 彩排現場
《光》作為(wei) 西藏首部沉浸式兒(er) 童劇主要講述的是,在一片汪洋大海中有一個(ge) 與(yu) 世隔絕的小島,這裏世代流傳(chuan) 著一個(ge) 魔音盒,打開便能聽到屬於(yu) 自己的聲音。六月,年滿七歲的孩子們(men) 去尋找這個(ge) 魔音盒。孩子們(men) 陸續找到了自己內(nei) 心的光,那是陣陣的竹笛聲、聲聲的二胡弦語……老師們(men) 用一束束光引路,諄諄教導如春風、似瑞雨,他們(men) 共同學習(xi) 與(yu) 進步。轉眼三年,孩子們(men) 在閃閃發光,更多的光也傳(chuan) 播給了小島上其他的夥(huo) 伴們(men) 。
當看到下一代少年兒(er) 童一個(ge) 個(ge) 高高興(xing) 興(xing) 、歡天喜地地迎接自己的節日,並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自己的方式給大家創造快樂(le) ,展現自己美好的那一麵時,讓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與(yu) 當年過“六一”兒(er) 童節時的情景。
記得我上小學那會(hui) ,文化課程隻有藏語、語文和數學,到了三年級以後,才開始學習(xi) 英語。那會(hui) 兒(er) 放學之後,便是提上籠子拔草或是幫助大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er) 。下河摸魚、上樹掏鳥蛋……,有童年的美好回憶,也有童年的各種心酸,盡管當時條件艱苦吃穿用度節儉(jian) ,卻過得開心滿足。
每年過“六一”兒(er) 童節,都是小夥(huo) 伴們(men) 最快樂(le) 的一天!那時,隻有六一時我們(men) 才能穿統一的校服及穿白色襯衣,大部分學生的褲子、鞋子都是新的。過六一的那幾天,飯菜也都比平常豐(feng) 富,不僅(jin) 如此還會(hui) 額外給一些零食或者水果,這些平時沒有的待遇都讓我們(men) 覺得這幾天無比幸福。
“六一”前夕,每個(ge) 班級都要排練節目,學校會(hui) 統一組織鼓樂(le) 隊,對於(yu) 學生來說,六一讓們(men) 平時枯燥的學習(xi) 生活多了一種樂(le) 趣,而對於(yu) 學生家長來說通過表演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笑容燦爛,這種感覺也是一種簡單卻美好的幸福。
兒(er) 童節那天,所有學生的父母及附近村民一起看文藝表演後,按照事先排好的名次給每個(ge) 班級的前幾名和三好學生頒獎,而其他人坐在地上看看這些拿獎的孩子。記得那時候班級第二名的獎勵是一個(ge) 獎狀、十個(ge) 本子、十根鉛筆、一個(ge) 鉛筆刀。當時我在意的不是名次而是獎品,拿到獎品之後猶如過新年守新服一樣,一整晚都睡不著覺,一直守著枕頭下麵的獎品,生怕明天起床之後它們(men) 莫名不翼而飛。
再看如今的孩子們(men) 吃穿不愁,兒(er) 童節穿的更是帥氣多姿。並以特殊文藝表演來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祖國越來越強大,經濟高速發展,人們(men) 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的滿足。現在的孩子們(men) 有各種新奇的玩具,從(cong) 小接觸互聯網,感受著高科技帶來的變化,當然他們(men) 慶祝“六一”的形式也更加的豐(feng) 富多彩。(新利平台 圖片來自堆龍德慶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微信公眾(zhong) 號 記者/次旦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解放第一村的電力變遷
崗托村,位於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東部,地處317國道沿線,與四川省德格縣隔江相望,是經四川進藏第一村。 [詳細] -
學建促樹守 真情暖民心
“學建促樹守”不隻是工作要求,更是一句口號、一個目標。[詳細] -
下周那曲東部和昌都北部降水偏多
預計,周平均降水量那曲東部和昌都北部偏多略,其他地區正常略偏少,周平均氣溫那曲東部、昌都北部和阿裏北部偏低;其他地區正常略偏高。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