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主題為(wei) “生態係統恢複”。今年中國主題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men) 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在多個(ge) 場合強調要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一以貫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並將其作為(wei)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之一。這為(wei) 科學把握、正確處理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提供了基本遵循。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隻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可以成為(wei) 金山銀山。我們(men) 要正確處理生產(chan) 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關(guan) 係,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產(chan) 業(ye) 。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帶頭履行植樹義(yi) 務,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嗬護好我們(men) 的地球家園,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讓人民過上高品質生活。
勇於(yu) 擔當,勠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荒漠化加劇和極端天氣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yan) 峻挑戰。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將持續匯聚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的強大力量,也將為(wei) 世界應對各類全球性挑戰,注入更多信心和希望。在領導人氣候峰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全麵係統闡釋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加強全球環境治理提出了中國方案。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麵對全球環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們(men) 既要有隻爭(zheng) 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探索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之路。(新利平台 文/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網評:守護生態環境 不負青山不負人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在同自然的互動中生存、生活、生產、發展,這種共生關係是與生俱來的,能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對人類自身的考驗。 [詳細] -
網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後,要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詳細] -
網評: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不懈奮鬥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製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