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助晴隆】夏夜沉醉“阿妹戚托”
新利平台訊 當陣陣涼風襲來,暑氣漸消,暮靄沉沉。碧水青山環抱的阿妹戚托小鎮卻漸漸躁動起來,熱騰的火苗將夏夜“點燃”,人們(men) 環繞火把載歌載舞、歡唱高歌,沉醉其中、樂(le) 而忘返。
“阿妹戚托”,漢語意為(wei) “姑娘出嫁”,代表了吉祥喜慶,是貴州省晴隆縣三寶彝族鄉(xiang) 的傳(chuan) 統民間舞蹈,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的阿妹戚托小鎮因這種舞蹈而得名。
據介紹,阿妹戚托小鎮是從(cong) 三寶彝族鄉(xiang) 易地扶貧搬遷的特色小鎮,是全國異地扶貧搬遷中唯一一個(ge) 整建製搬遷的鄉(xiang) 鎮,2018年3月全麵竣工,現已成為(wei) 國家4A級旅遊景區。紅牆灰瓦、花窗雕欄、依山而建的三寶感恩塔、熱鬧的篝火晚會(hui) ,以及彝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風情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小鎮依托特色的民族文化旅遊業(ye) ,不僅(jin) 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還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全新起點。(新利平台 記者/李元梅 呂靜 陳浩力)
圖為(wei) 夜色將至,遠眺三寶感恩塔 攝影:呂靜
圖為(wei) 人們(men) 愜意地坐在阿妹戚托文化廣場,等待篝火晚會(hui) 的開始 攝影:呂靜
圖為(wei) 各族百姓圍著篝火跳起“阿妹戚托”舞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各族百姓圍著篝火跳起“阿妹戚托”舞 攝影:呂靜
圖為(wei) 各族百姓圍著篝火跳起“阿妹戚托”舞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各族百姓圍著篝火跳起“阿妹戚托”舞 攝影:呂靜
圖為(wei) 各族百姓圍著篝火跳起“阿妹戚托”舞 攝影:呂靜
圖為(wei) 彝族群眾(zhong) 表演點火儀(yi) 式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彝族鼓舞 攝影:呂靜
圖為(wei) “阿妹戚托”舞 攝影:呂靜
圖為(wei) “阿妹戚托”舞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彝族敬酒歌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苗族舞蹈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布依族舞蹈 攝影:李元梅
圖為(wei) 彝族歌舞 攝影:呂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熱巴人生”——書寫生命的榮光
人舞鼓、鼓纏人,邊打邊舞,拿起熱巴鼓澤吉即沉浸在歡快的熱巴世界中。[詳細] -
錯高梗舞,古老舞蹈“舞”出新日子
伴隨著一陣整齊的鼓點,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的8位村民開始了梗舞表演。他們的身後是新建成的極具工布地方特色的二層民居,更遠處是巍峨聳立的傑青那拉嘎布雪山。 [詳細] -
千姿百態的藏族舞蹈,你知道多少?
藏民族是一個天性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舞蹈種類繁多,有些已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曆史;各地區的舞蹈形態和動作也不盡相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