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藏北故事】次仁玉珍,一位開發藏北無人區的巾幗英雄

發布時間: 2021-08-17 20:21:00 來源: 新利平台

  不久前,我在整理圖書(shu) 時偶然翻到了塔熱•次仁玉珍的散文集《我和羌塘草原》,不由得想起這位開發藏北無人區拓荒者的傳(chuan) 奇人生。

  上世紀80年代,我與(yu) 時任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現那曲市)行署副專(zhuan) 員的次仁玉珍在采訪中相識。她那比男人還要堅強的性格給我留下了極為(wei) 深刻的印象。

  在藏北4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次仁玉珍是唯一一位走遍藏北各地的幹部。作為(wei) 女性,她騎馬挎槍,英姿颯爽,特別是為(wei) 開發藏北無人區立下了不朽之功。

  1976年 ,西藏拉開開發藏北無人區大幕。33歲的安多縣縣委副書(shu) 記次仁玉珍,被調任新成立的雙湖辦事處(現雙湖縣)擔任副書(shu) 記。她和時任安多縣公安局副局長的丈夫楊德,毫不猶豫地將4歲的小女兒(er) 托付給該縣東(dong) 巧區老人照顧,帶上6歲的大女兒(er) 央宗前往藏北無人區進行偉(wei) 大的開發事業(ye) 。

  1976年盛夏,雙湖辦事處(現雙湖縣)副書(shu) 記次仁玉珍(中)在進行拔河比賽。這是西藏開發藏北無人區後,雙湖辦事處為(wei) 拓荒者首次舉(ju) 辦的體(ti) 育活動(唐召明翻拍資料圖片)

  次仁玉珍是當年開發藏北無人區的“十八勇士”之一。開發藏北無人區之初,在人跡罕至的荒原上,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動手。辦事處18位藏漢族幹部既是領導幹部,又是民兵排民兵,還是施工隊隊員,故被人們(men) 稱為(wei) “十八勇士”。

  次仁玉珍曾向我描述過他們(men) 率領申紮縣北遷牧民群眾(zhong) ,趕著牛羊挺進藏北無人區所經受的各種艱苦考驗。

  寒冬,拓荒者們(men) 走出帳篷幾分鍾,眉毛、胡須上就會(hui) 結幾公分的冰,眼皮就會(hui) 被冰糊住,眨都眨不動;隨便摸任何一塊石頭,手都會(hui) 被寒氣狠狠地粘住,那粘合力足以粘掉手上的一層皮。大地冰封,堅硬如鐵,用鎬刨一下,時常震得虎口流血。

  在拓荒者最早的大本營雙湖辦事處榮瑪鄉(xiang) (後劃歸尼瑪縣)加林山駐地,其飲用水喝了會(hui) 脹肚子。後來經化驗才得知,水中含有大量酶質,按照國家規定,超過20%不能喝,但是這裏的水的酶含量超過50%,拓荒者們(men) 卻喝了一年。冬天這裏風沙很大,嘴唇都是裂的,裏麵出血,臉經常脫皮。

  大人吃點苦,受點罪還好說,最讓人心疼的莫過於(yu) 孩子。次仁玉珍大女兒(er) 央宗嘴上裂了好幾道口子,不能笑,一笑嘴上的口子就流血,她就哭。晚上睡覺眼淚往下流,眼淚把白天吹到眼睛裏的沙子衝(chong) 出來,第二天早上幹了,一擦,擦出一小塊沙土。

  開發藏北無人區的第一年,在雙湖辦事處(現雙湖縣)附近,有些牧民新築的羊圈被狂風吹倒,砸死了羊隻。在機關(guan) 裏看家的次仁玉珍帶領幾名幹部立即尋找倒塌的原因。原來,牧民壘的羊圈都是四方形的,受風麵積太大。於(yu) 是,次仁玉珍和幾位幹部在帳篷前的荒漠裏摳出大石頭背回來,用羊毛繩當圓規,壘起一個(ge) 瓢形羊圈。經過幾天狂風的考驗,瓢形羊圈紋絲(si) 不動,同時這種瓢形羊圈也減少了沙子和積雪對它的掩埋。牧民們(men) 看到瓢形羊圈好,很快就推廣開來。

  藏北無人區本沒有路,前麵汽車留下車轍印多了便成了路。這種不是路的路,常常會(hui) 使拓荒者們(men) 遭遇“當團長”(被困)之苦。

  1976年盛夏的一天,次仁玉珍和雙湖辦事處幹部措央一起乘坐一輛解放牌卡車,從(cong) 藏北首府那曲鎮返回駐地加林山 途中,滿載著獸(shou) 藥的卡車深深陷進了細泥之中。他們(men) 卸掉車上的貨物,然後挖泥,用石頭墊起車輪,折騰了半天,才把車子救出來。剛裝上貨,繼續前行,還不到幾百米又陷了下去。就這樣,他們(men) 整天卸車救車,裝車再卸車,反反複複折騰了幾天,最後,那輛笨重的卡車深深陷在了色烏(wu) 錯湖畔,再也開不出來了。已有三天沒有吃喝的他們(men) ,再也無力挖泥救車了。因為(wei) 那裏屬於(yu) 鹽堿地帶,很難找到淡水,即使雨水,一落到地麵,即刻就變成鹽堿水,無法飲用。

  當時,附近沒有牧民居住。他們(men) 無力地躺在泥水之中,似乎聽到了“死神”的腳步聲。也許是“死神”看他們(men) 太年輕就退卻了,第4天午後,司機昂秋在一座山梁背後找到了一個(ge) 清涼的山泉。於(yu) 是,他們(men) 在泉水邊燒茶、洗臉,將滿麵的苦澀、憂愁、疲勞全部一洗而淨,並命名此泉為(wei) “昂秋曲果”(即昂秋泉水)。人們(men) 至今還如此稱呼這救命之泉。

  次仁玉珍是一位富有傳(chuan) 奇色彩的人物。作為(wei) 一名女性,她“下鄉(xiang) ”常裝扮成男子模樣,比男人更堅強;她喜歡騎馬,槍不離身,在藏北無人區練就了百發百中的好槍法。

  1987年盛夏,時任那曲地區(現那曲市)行署副專(zhuan) 員的次仁玉珍(中)在那曲賽馬會(hui) 的帳篷前,席地而坐與(yu) 那曲地區行署專(zhuan) 員土登才旺(左)、那曲地區文化局局長阿布(右)在交流(唐召明1987年攝)

  1992年9月,那曲地委、行署(現那曲市)決(jue) 定組建一支具有雄厚實力的考察隊,向無人區全麵挺進。70年代,國家曾組織過一次對無人區的大規模考察,但是他們(men) 隻向前行進了1000公裏就以失敗告終。起因據說是隊員飲用了毒水。最終,這一任務交給了次仁玉珍。她就像一個(ge) 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樣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並率隊前往。

  這次考察選擇在冬季,而不是夏季,是因為(wei) 冬天多了兩(liang) 條生還的可能:一是在找不到泉水的情況下可以用冰雪化水飲用;二是在無路的情況下,結冰的湖泊和泥淖可以任汽車長驅直入。然而,藏北無人區的冬天最冷可達零下40度,困難可想而知。

  這次考察曆時兩(liang) 個(ge) 多月,21位考察人員在“生命禁區”經曆了10級以上暴風雪的襲擊和極度嚴(yan) 寒天氣的考驗,以及6933米的海拔高度和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考察隊因為(wei) 有了次仁玉珍這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玩命的“女漢子”帶隊和鼓勁,也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次考察之後,次仁玉珍“敢死隊長”的綽號便不脛而走。

  1987年,時任那曲地區(現那曲市)行署副專(zhuan) 員的次仁玉珍在拉薩參加西藏“兩(liang) 會(hui) ”時,在駐地房間準備上會(hui) 提案(唐召明1987年攝)

  1993年,次仁玉珍棄政從(cong) 文,調到拉薩,任西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等職務,並出版了近百萬(wan) 字的民間文學作品。

  然而人們(men) 沒想到,2000年4月28日,這位從(cong) 高寒缺氧藏北高原走來的巾幗英雄,在風和日麗(li) 的拉薩僅(jin) 工作了7年時間,由於(yu) 長期積勞成疾,被死神無情地奪去了生命……但這位有膽識的藏族幹部、才華橫溢的藏族作家、民俗學家的音容笑貌卻深深印刻在人們(men) 的記憶裏。她,永遠活在了人們(men) 的心中。(新利平台 文、圖/唐召明)

(責編: 德吉卓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