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海拔4500米之上的“幸福協奏曲”
圖為(wei) 美麗(li) 的藏北高原 攝影:吳建穎
新利平台訊 8月的藏北高原,宛若一幅由藍天、白雲(yun) 、牛羊和草地繪製的風景畫。獨特的民俗風情,精美華麗(li) 的服飾,優(you) 美動聽的歌曲,歡快奔放的鍋莊,為(wei) 一望無際的羌塘草原注入無限生機與(yu) 活力,仿佛向人們(men) 發出一睹藏北風情的邀約,無不讓人心動。
新老師旦增卓瑪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杭嘉中學寬闊的操場上,學生們(men) 正參加各項體(ti) 育活動,打籃球、踢足球、跳繩……“我剛來這工作一年時間,學校很照顧我們(men) ,孩子們(men) 也很可愛。基本上每天都會(hui) 有體(ti) 育課,孩子們(men) 特別喜歡,我也經常和大家一起玩。”26歲的旦增卓瑪家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去年從(cong) 華中師範大學畢業(ye) 後成為(wei) 了杭嘉中學的一名英語老師。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杭嘉中學的學生們(men) 正在操場上進行各種體(ti) 育活動 攝影:吳建穎
8月下旬正值暑假期間,記者好奇為(wei) 何這個(ge) 時間學生們(men) 還在校上課。經詢問得知,在西藏自治區,除了阿裏地區以外,拉薩、那曲、昌都、山南、林芝、日喀則6個(ge) 市所轄41個(ge) 縣的多個(ge) 鄉(xiang) 鎮都出產(chan) 冬蟲夏草,產(chan) 區麵積較大,受益人口眾(zhong) 多。每到蟲草季,很多群眾(zhong) 都會(hui) 上山挖蟲草,有近2個(ge) 月時間要吃住在山上不回家。因此,為(wei) 了照顧老百姓的增收需求,西藏很多地方的學校都有“蟲草假”,特地把暑假挪到5、6月,這樣既避免了蟲草季家長不在家,孩子們(men) 無人照顧的問題,同時,挖完蟲草,孩子們(men) 回到學校,可以安安心心讀書(shu) ,不耽誤學習(xi) 進度。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杭嘉中學英語老師旦增卓瑪(左三)與(yu) 學生們(men) 合影 攝影:吳建穎
聊起當老師的初衷和英語教學,旦增卓瑪說:“我從(cong) 初中開始就有當老師的夢想,因為(wei) 特別喜歡這個(ge) 職業(ye) 。高中是在成都西藏中學讀的,然後考到了師範大學。雖然才來學校一年時間,但是感覺這裏的變化非常大,剛來的時候很多設施都沒有,現在已經很完善了。英語課的話,我感覺大家學得還可以,就是有的同學基礎稍微差一些,但是大家都很努力,我也會(hui) 在課堂上專(zhuan) 門設置一些趣味性的內(nei) 容,提高孩子們(men) 的興(xing) 趣。”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杭嘉中學一隅 攝影:吳建穎
據了解,那曲市色尼區杭嘉中學是浙江省“十三五”援藏規劃中的最大單體(ti) 項目,修建於(yu) 2017年,投資9000餘(yu) 萬(wan) 元,現有在校學生2069人,41個(ge) 教學班,專(zhuan) 任教師176名。近年來,學校教學設施不斷完善,特別是教師隊伍建設方麵,先後送出教師200餘(yu) 人次到杭州參加學習(xi) 培訓,同時“請進來”30餘(yu) 名名師,不斷提升師資隊伍教學能力。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羅瑪鎮凱瑪村村民美美家收到的中央代表團贈送的禮物——大功率洗衣機 攝影:吳建穎
美美的生活
家住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羅瑪鎮凱瑪村的美美,家中有夫婦兩(liang) 人和女兒(er) 巴桑。記者走進美美家幹淨整潔的小院,她熱情地迎過來,滿臉笑容地指著擺放在一進外屋顯眼地方的洗衣機。與(yu) 外向活潑的女兒(er) 巴桑比起來,美美顯得有些靦腆,當記者問起家中情況時,女兒(er) 邊詢問邊為(wei) 媽媽當起了“代言人”。“這台洗衣機是為(wei) 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黨(dang) 中央給我們(men) 農(nong) 牧民家庭送來的禮物,前幾天剛剛送到的。爸爸媽媽都特別開心,領到家裏後就把它擺在外屋正對大門的位置。我今年19歲了,在湖北水利學院讀大二,正放暑假在家。”記者問到家中都有哪些收入來源,巴桑說:“爸爸媽媽都在嘎爾德公司上班。媽媽在養(yang) 殖基地負責擠奶,爸爸負責開車,每年的收入加起來有6萬(wan) 餘(yu) 元,在村裏屬於(yu) 中等水平。”美美微笑著點頭補充:“現在的生活很好。”
據了解,巴桑所說的西藏嘎爾德生態畜牧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年經國家批準成立的犛牛乳製品生產(chan) 企業(ye) ,致力於(yu) 高端犛牛乳製品生產(chan) ,是西藏自治區重要的高原有機畜牧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現有員工112人,其中返鄉(xiang) 大學生30人。自2017年基地運營以來,通過收購牛奶、肥料、草地流轉、產(chan) 業(ye) 分紅等形式,帶動色尼區牧民群眾(zhong) 4706戶23442人增收,2021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榮譽稱號。過去,受氣候、飼料等多種因素影響,當地牧民隻能依靠冬季賣牛羊獲取並不穩定的收入,現在守著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ye) 增收。
無論是通過援藏項目大力發展教育,為(wei) 牧區孩子插上追夢的翅膀;還是破解增收致富的“新密碼”,依托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邁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步伐,都是那曲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縮影。曾經,廣袤的藏北草原各項事業(ye) 一片空白,沒有一條公路,沒有一座電站……如今,藏北高原社會(hui) 大局持續穩定向好、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民生大幅改善、生態保持良好、城鄉(xiang) 麵貌煥然一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海拔4500米之上的藏北高原,奏響著“幸福協奏曲”。(新利平台 記者/吳建穎 劉莉 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那曲比如:長袖曼舞共度草原盛會
七月的比如,芳草如茵,生機盎然。在這草原最美的時節,7月25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第十三屆蘇毗·娜秀文化旅遊藝術節暨冬蟲夏草展銷會如約而至。[詳細] -
歡聚羌塘班戈,喜迎賽馬盛會
7月25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班戈縣第七屆納木錯文化旅遊民俗風情賽馬藝術節在當地賽馬場開幕。[詳細] -
漢藏一家親,共築那曲情:一位漢族幹部的西藏記憶
位於我國西藏北部的那曲,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人分布於各行各業,與當地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民族團結互助、和諧共處的良好局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