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 同心築夢】何以中華民族共同體?
中華泱泱,乾坤朗朗。華夏子孫,血脈傳(chuan) 承。
精忠報國,民族精魂。永誌不忘,其情可證。
何以中華?是每個(ge) 中國人靈魂深處的求索與(yu) 追問,也是上古以降德賢智人終其一生追尋的答案。
從(cong) 紅山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到寶墩文化、卡若文化……從(cong) 浙江良渚遺址、山西陶寺遺址到陝西石峁古城,文明的息壤播撒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華文明起源多元融匯,凝聚出以二裏頭文化為(wei) 代表的文明核心,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星羅棋布的考古探源工程實證了中華大地5000年文明“多元一體(ti) 、兼容並蓄、綿延不斷”。
何以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wei) 一體(ti) ,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qin) 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nei) 生動力”。
秦漢雄風、大唐氣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曆史。幾千年來,勤勞質樸、崇禮親(qin) 仁的農(nong) 耕文明,熱烈奔放、勇猛剛健的草原文明,海納百川、敢拚會(hui) 贏的海洋文明,源源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昭君出塞、文成公主進藏、涼州會(hui) 盟、瓦氏夫人抗倭、土爾扈特萬(wan) 裏東(dong) 歸、錫伯族萬(wan) 裏戍邊……多元聚為(wei) 一體(ti) ,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疆域、共同書(shu) 寫(xie) 了悠久曆史、共同創造了燦爛文化、共同培育了偉(wei) 大精神。
近代中國,麵對列強侵略、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各族人民共禦外侮、同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共同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偉(wei) 大史詩。
百年來,投身革命的鄧恩銘、張伯簡、向警予,抗日救國的蒙漢民族抗日聯合會(hui) 、“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解放戰爭(zheng) 中的內(nei) 蒙古騎兵部隊,致電中央“速發義(yi) 師,解放西藏”的十世班禪,“草原上最美的額吉”都貴瑪,“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卓嘎、央宗姐妹,一家三代接力戍邊的“帕米爾雄鷹”……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ti) 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實現了從(cong) 自在到自覺的偉(wei) 大轉變。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誕生之日起,就將各民族解放納入中華民族解放全局,強調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我們(men) 黨(dang) 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yi) 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ti) 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明確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則。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ei) 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反對帝國主義(yi) 和各民族內(nei) 部的人民公敵,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wei) 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極大地豐(feng) 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民族理論,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各民族共同發展。各族人民在曆史上第一次真正獲得了平等的政治權利、共同當家做了主人,終結了舊中國民族壓迫、紛爭(zheng) 的痛苦曆史,開辟了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guan) 係的新紀元。改革開放以來,黨(dang) 中央分別於(yu) 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召開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適時對民族工作作出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部署。
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全麵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深化民族團結教育,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不斷鞏固和發展。
2017年,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並推動其寫(xie) 入黨(dang) 章。2018年,“中華民族”概念寫(xie) 入憲法。2019年,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做好各項工作。2020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納入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如今,現行標準下民族八省區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民族地區累計減貧3000多萬(wan) 人,全國民族自治地方420個(ge) 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28個(ge) 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困擾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ti) 貧困問題曆史性地得到解決(jue) 。脫貧攻堅和全麵小康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ge) 角落,增強了各民族群眾(zhong) 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歸屬感,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溯中華民族之源流,辟與(yu) 時俱進之路徑。中華民族共同體(ti) 以團結奮鬥鑄就曆史,也必將以團結奮鬥創造未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必將實現。(新利平台 文/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石榴花開 同心築夢】各民族凝聚、發展、繁榮的莊嚴承諾
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體現,也是維護團結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然要求。 [詳細] -
【石榴花開 同心築夢】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我國是曆史悠久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曆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詳細] -
網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國共產黨的曆史使命
文獻包括三個部分:前言、結束語和正文,前言和結束語主要闡明中國共產黨從哪裏來、向何處去,正文從五個方麵回答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麽樣的政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