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石榴花開 同心築夢】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再鑄共同輝煌

發布時間:2021-08-28 17:34:00來源: 新利平台

  橫斷山脈重重高山深穀的阻隔中,來自我國西南各地的馬幫踏出了一條條“茶馬古道”。 

  千百年來,沿線不同民族在長期交流交往交融中,在物質生活、精神文化、風俗習(xi) 慣等領域相互接納、吸收、包容和認同,既保留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習(xi) 俗,又相互學習(xi) 和借鑒,呈現出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景象。 

  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小甸村的村民,平時通用藏語,但老一輩人也能夠說納西語;中甸縣、德欽縣等地的藏語中有不少詞匯來自於(yu) 西南官話。在雲(yun)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始於(yu) 唐代地方政權南詔國時期的罐罐茶,也流行於(yu) 雲(yun) 南、四川、甘肅、陝西等地區……曆史長河中在長期的交流交往中,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 

  不隻是茶馬古道所連接的西南地區,作為(wei) 漢民族的一個(ge) 支係,客家人從(cong) 中原祖地遷徙至南方各地,對遷入地各民族文化兼收並蓄,形成了客家民俗在政治、商業(ye) 、飲食、服飾、民居及客家山歌等多方麵的獨特風貌。 

  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各民族長期“大雜居、小聚居”,手足相親(qin) ,共居、共學、共事、共樂(le) ,形成了在文化上兼收並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qin) 近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ti) 。 

  近現代以來,在帝國主義(yi) 和封建主義(yi) 的壓迫下,在中華民族麵臨(lin) 亡國滅種危險之時,各族人民共禦外侮、同赴國難,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實現了從(cong) 自在到自覺的偉(wei) 大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強領導下,確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政策,真正實現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推動了民族地區發展,為(wei)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堅實基礎。 

  尤其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民族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並多次深入民族地區考察調研,足跡遍及祖國北疆、西南邊陲,雪域高原、天山南北。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會(hui) 議指出,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曆史、燦爛的中華文化。我國曆史演進的這個(ge) 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qin) 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ti) 格局。

  新時代,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團結一心,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呈現出“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時代風貌。 

  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百年、幵啟新征程之際,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奮鬥下,定能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新利平台 文/歐帆) 

(責編: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