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地球第三極”綠色底色和成色更濃

發布時間: 2021-09-27 20:48: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十三五”期間,納入監測的河流、湖泊整體(ti) 水質均達到或優(you) 於(yu)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III類標準;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99%以上;建立自然保護地81處,占西藏自治區國土麵積的35.94%;西藏已記錄的野生植物9600多種,野生脊椎動物1072種,隨著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

  細數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彰顯著“地球第三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色底色和成色更加濃厚。

  9月27日,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全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hui) 上,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趙昆介紹,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把生態作為(wei) “四件大事”之一進行統籌謀劃,更加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定位。


圖為(wei) 紮日南木錯


圖為(wei) 羌塘草原上的藏野驢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紮囊縣境內(nei) 的雅魯藏布江畔綠樹成蔭

  “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地級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全部達標,PM10、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降低40%、50%,沙塵天氣大幅減少。

  通過開展實施造林綠化、退化濕地保護修複、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天然林保護、草原生態修複綜合治理、防沙治沙、森林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程項目,西藏自治區自然生態係統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西藏自治區林地麵積1798.19萬(wan) 公頃,森林麵積為(wei) 1490.99萬(wan) 公頃,森林蓄積量22.83億(yi) 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2.14%。可利用草原麵積11.29億(yi) 畝(mu) ,截至2020年底,西藏自治區草原植被綜合蓋度為(wei) 47.14%。現有各類濕地總麵積為(wei) 652.90萬(wan) 公頃,占全區國土麵積的5.3%,占全國濕地麵積的12.18%。

  趙昆介紹,隨著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西藏自治區的生物物種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在廣袤的雪域高原,飛禽走獸(shou) 遊魚歡快怡然。

  與(yu) 此同時,良好的生態環境夯實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高原生物、清潔能源、綠色工業(ye) 、文化旅遊等綠色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趙昆表示,當前西藏自治區的生態文明建設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西藏自治區各族群眾(zhong) 一定能繪好“山水圖”,念好“草木經”,打好“生態牌”,走好“綠色路”,在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同時,努力為(wei)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西藏經驗”。(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責編: 鄒慧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