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文化交流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為(wei) 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2021年雅礱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文藝演出中,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藏族學生藏漢雙語演繹黃梅戲經典劇目《女駙馬》選段讓觀眾(zhong) 記憶猶新。
在相距不遠的拉薩市達孜區,不久前也有一場文化交流活動。昆曲、六弦琴、魔術表演接連呈現在觀眾(zhong) 麵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藝術和現代藝術的碰撞,讓演出現場傳(chuan) 出陣陣掌聲。
行走在雪域高原,細數能看到許多這樣的文化交流場景。文化交流,豐(feng) 富了當地群眾(zhong) 的生活,為(wei) 他們(men) 帶來文化盛宴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8月份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指出,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
皖藏攜手,讓黃梅戲唱響“藏源山南”,蘇拉牽手,讓拉薩群眾(zhong) 家門口聆聽昆曲。你了解了我的傳(chuan) 統戲曲,我也認識了你的風俗習(xi) 慣,這樣的文化交流無疑是增進民族文化理解乃至認同的有效途徑。
筆者了解到,通過利用課餘(yu) 時間的學習(xi) ,在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黃梅戲種子已經播撒進藏族孩子們(men) 的心田。自援藏工作開展以來,江蘇和拉薩兩(liang) 地之間的文化交流從(cong) 未停歇,兩(liang) 地間的人們(men) 也更加了解彼此。
皖藏元素、蘇拉牽手,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道路上,希望這樣的融合越來越多,以文化交流為(wei) 窗口、為(wei) 載體(ti) ,不斷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利平台 文/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網評:習近平深刻論述全過程人民民主 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1954年9月15日,北京晴空萬裏。天安門廣場上空,五星紅旗舒展飄揚。[詳細] -
網評:推進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中央人大工作會議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詳細] -
網評:保護好西藏生態多樣性,共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被譽為“地球之巔”“世界屋脊”,是全球氣候調節器、亞洲水塔、物種基因庫;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