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禪在日喀則勉勵僧尼 讓人“因為你的行為尊重你的信仰”
新利平台訊 連日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會(hui) 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開展佛事活動。
圖為(wei) 班禪在增寺拋灑青稞、祈願豐(feng) 收 攝影:王淑
在忙碌有序的11天裏,班禪陸續前往位於(yu) 桑珠孜區的色多堅寺、桑旦日追寺、納塘寺,拉孜縣查卡慶寺、增寺、西嘎興(xing) 龍寺,昂仁縣呂龍寺以及定結縣薩爾曲果德慶林寺等11座寺院,講經、禮佛、參訪、慰問僧尼、看望信教群眾(zhong) ,行程覆蓋海拔2840米到4800多米的高原農(nong) 牧區,路程達上千公裏。
圖為(wei) 班禪步入位於(yu) 海拔4703米的查卡慶寺 攝影:王淑
“見到班禪大師,心裏是說不出的感慨和感恩”
此行調研禮佛的寺院山高路遠,盤山路常常需要驅車數小時。每天太陽還未升起,班禪一行便從(cong) 駐地出發,前往遠近各個(ge) 寺院。
圖為(wei) 班禪在西嘎興(xing) 龍寺講經 攝影:王淑
沿途農(nong) 牧區的信教群眾(zhong) 聞訊前來,身著傳(chuan) 統節日盛裝、手捧潔白哈達,隊伍綿延數裏,虔誠迎候班禪的到來。每當遇到前來迎接的信教群眾(zhong) ,班禪便示意車輛緩行,開窗向信眾(zhong) 揮手致意,氣度不凡又格外親(qin) 切。
圖為(wei) 班禪在納塘寺講經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班禪為(wei) 納塘寺僧人摸頂 攝影:歐帆
“從(cong) 村微信群裏知道班禪大師要來的消息,我們(men) 興(xing) 奮了好些日子,村民們(men) 商量了許久以什麽(me) 樣的方式迎接班禪大師。老人們(men) 說,我們(men) 村曾經用藏戲隆重迎接過十世班禪,今天我們(men) 也想用傳(chuan) 統的藏戲再次隆重迎接十一世班禪大師,並特意向鄉(xiang) 政府申請得到同意。村民們(men) 興(xing) 奮激動之餘(yu) ,便一遍又一遍排練起藏戲。我們(men) 想以咱百姓最好的、最獨特的傳(chuan) 統方式迎接班禪大師。”拉孜縣柳鄉(xiang) 西嘎村村民達娃滿臉幸福地說,“大老遠的,班禪大師能到我們(men) 村,心裏是說不出的感恩。雖是農(nong) 忙秋收季節,早早的就忙完農(nong) 活,穿上新衣,到村口迎接班禪大師,盼望著早早見到班禪大師。”
圖為(wei) 僧人向班禪敬獻曼紮 攝影:王淑
每到一所寺院,班禪均受到藏傳(chuan) 佛教最高禮儀(yi) 迎接。法螺、法號長鳴,由手持香爐和吹嗩呐的僧人引路,手持華蓋黃傘(san) 的僧人護送,在寺院堪布的引領下,班禪步入主殿禮佛,並上法座,為(wei) 僧眾(zhong) 講經傳(chuan) 法、摸頂賜福,並發放布施。
班禪深厚的佛學造詣、卓越的宗教修為(wei) 讓僧俗群眾(zhong) 發自內(nei) 心地頂禮膜拜。每每講經結束後,僧俗群眾(zhong) 都盼望著與(yu) 大師合影留念,班禪都微笑示意並合影留念。
納塘寺僧人洛桑曲紮介紹:“我們(men) 寺院從(cong) 五世班禪開始,曆代班禪都曾蒞臨(lin) 。十一世班禪大師是第四次到寺院,我們(men) 心裏是說不出的崇敬、高興(xing) 、期待,自聽說大師要到來的消息就開始準備迎接工作了。”
講經、禮佛、交流,帶領僧眾(zhong) 為(wei) 眾(zhong) 生祈福。班禪還把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送到各個(ge) 邊遠寺院僧尼、信教群眾(zhong) 心中,充分體(ti) 現了藏傳(chuan) 佛教大活佛心懷僧尼、心係群眾(zhong) 的高尚品德,也充分體(ti) 現了信教群眾(zhong) 對班禪的虔誠擁戴。
心懷眾(zhong) 生,親(qin) 切關(guan) 懷僧人與(yu) 信教群眾(zhong)
納塘寺,距今有八百多年的曆史、由藏傳(chuan) 佛教噶當派高僧東(dong) 敦•洛追紮巴興(xing) 建,比紮什倫(lun) 布寺早四百多年,是藏傳(chuan) 佛教著名的三大印經院之一,印刷過藏傳(chuan) 佛教曆史上幾乎所有的經典著作,有“西藏第一座印經院”之稱。
圖為(wei) 班禪在納塘寺觀摩印版 攝影:王淑
班禪講經、禮佛後,在納塘寺主殿二樓一間經堂內(nei) 特意現場抽查測試了年輕僧人對佛經的背誦學習(xi) 情況,聽取四批僧人背誦經文,並隨機提問。聽到僧人們(men) 對答如流,班禪頻頻點頭、微笑肯定。
圖為(wei) 班禪在納塘寺參觀藏經閣 攝影:王淑
隨後班禪參觀了寺院的印經院,納塘寺印經院被譽為(wei) “西藏文庫”。曾刻製印刷大量的藏文經典著作。其中包括大藏經《甘珠爾》108部、《丹珠爾》225部,都是完整的精刻版,除文字外還有套色版畫。此套印版的首次印刷本現珍藏於(yu) 紮什倫(lun) 布寺和布達拉宮。
圖為(wei) 班禪前往納塘寺藏經閣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班禪在納塘寺抽查僧人背誦經典 攝影:歐帆
班禪此行所到包括格魯派、薩迦派、寧瑪派等各派寺院,規模大小、僧人數量均不相同,如位於(yu) 海拔4500米的山頂、麵朝雪山的查卡慶寺,也有因受尼泊爾地震影響坍塌,後由政府撥款重新修建的西嘎興(xing) 隆寺。
圖為(wei) 班禪在強欽寺禮佛 攝影:王淑
在海拔4600米的呂龍寺,迎接班禪僧人隊伍裏83歲的僧人崔珍堅參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老僧人激動地對記者說:“十世班禪我見過幾次,活到這把年紀還能見到十一世班禪,是我的一大福分,感到高興(xing) 幸福!我雖年紀大,但今天無論如何都要跟其他僧人一起來迎接班禪大師。”崔珍堅參激動地說:“我們(men) 寺院雖海拔高,離縣城也較遠,但這兩(liang) 年寺院變化太大了,大殿得到重新維修,僧舍光線充足、通了水電,整個(ge) 寺院都鋪上了水泥路麵。我年紀大了,毛病也多,在拉薩住過幾次醫院,醫療費用有醫保卡,自己不操心,來回交通也特別方便,寺院還有養(yang) 老院,我未來的生活是不用擔心的,這都是黨(dang) 的關(guan) 懷和政策好!”說完老人激動地豎起大拇指。
圖為(wei) 班禪在強欽寺禮佛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班禪為(wei) 信教群眾(zhong) 摸頂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班禪向路邊迎候的信教群眾(zhong) 揮手致意 攝影:王淑
在日喀則定結縣薩而曲果德慶林寺,信教群眾(zhong) 聞訊自發趕到寺院,身穿民族服飾,手捧潔白哈達,以當地最隆重的傳(chuan) 統“諧欽”藏戲“阿吉拉姆”,一路載歌載舞、興(xing) 高采烈地迎接班禪。
圖為(wei) 班禪在亞(ya) 木呂龍寺與(yu) 僧人合影留念 攝影:王淑
圖為(wei) 信教群眾(zhong) 以藏戲的方式隆重歡迎班禪到來 攝影:歐帆
格培林寺,始建於(yu) 公元1738年,屬藏傳(chuan) 佛教格魯派。寺管會(hui) 主任桑母曲珍激動地說:“我曾經在紮寺有緣拜見班禪大師,大師是一位知識淵博,佛教造詣深厚,各方麵都值得敬仰和崇拜的高僧。今年一聽到大師要到我們(men) 寺院,僧尼們(men) 都非常激動,早早地開始準備迎接。今天大師終於(yu) 蒞臨(lin) 我們(men) 寺院,為(wei) 我們(men) 講經傳(chuan) 法、賜福摸頂、發放布施、給予教誨與(yu) 勉勵,我們(men) 收獲很大,一定會(hui) 更加努力精進學習(xi) ,提高宗教造詣和自身素質。”
勉勵僧眾(zhong) 讓人“因為(wei) 你的行為(wei) 尊重你的信仰”
在每所寺院開展佛事活動時,班禪按宗教儀(yi) 軌向僧眾(zhong) 發放布施、供齋茶、齋飯,同時關(guan) 切詢問僧人的學經、修行、生活等情況。班禪在講經、闡釋教義(yi) 的同時,多次勉勵僧眾(zhong) 要適應人民群眾(zhong) 向往追求的方向,講好經,傳(chuan) 好法,做合格僧尼。言傳(chuan) 身教、以身作則,引導寺廟僧尼和信教群眾(zhong) 正信正行。
“殊勝時代,我們(men) 作為(wei) 釋迦弟子都具有繼承和發揚佛法的神聖使命。佛教進入再弘期,不能像等新年那樣一直等著,而是要愛護佛法,為(wei) 自己的寺廟擔責。”在納塘寺講經後,班禪勉勵僧眾(zhong) ,“現已進入佛法再弘期。作為(wei) 農(nong) 民他們(men) 有自己的農(nong) 活要幹,作為(wei) 商人他們(men) 有自己的商業(ye) 活動要忙,而我們(men) 作為(wei) 佛弟子,要做好弘揚佛法、利樂(le) 眾(zhong) 生,做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講經闡釋等工作。要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合格僧人,嚴(yan) 守戒律,精進研修,從(cong) 自身獨特角度,輔助支持黨(dang) 和政府做好為(wei) 人民服務的工作,在推動社會(hui) 發展進步中發揮積極作用。”
班禪表示,大部分研究佛教的人不會(hui) 通過經書(shu) 、理論去認識佛教,而是觀察廣大僧尼、活佛的行為(wei) 來判定這個(ge) 宗教和教派。別人不會(hui) 因為(wei) 你的信仰而尊重你,而是因為(wei) 你的行為(wei) 尊重你的信仰,所以藏傳(chuan) 佛教要得到更好的傳(chuan) 承和發展,廣大僧尼一定要把自己的言行舉(ju) 止同整個(ge) 宗教的發展、整個(ge) 社會(hui) 的進步、整個(ge) 國家的繁榮同頻共振,希望廣大僧尼群眾(zhong) 在信仰藏傳(chuan) 佛教的同時,更要注重佛學造詣及內(nei) 在修養(yang) ,不斷精進學習(xi) ,擔當社會(hui) 責任與(yu) 使命,共同造福於(yu) 社會(hui) ,為(wei) 社會(hui) 發展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歐帆 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紀念喇嘛次仁座談會在紮什倫布寺召開
10月4日,紀念喇嘛次仁座談會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紮什倫布寺召開。[詳細] -
班禪:開展健康公益項目 助力西藏高質量發展
9月10日,國家院士專家進藏義診暨“西藏人人健康”公益活動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正式啟動。 [詳細] -
班禪在日喀則勉勵搬遷群眾建設美好家園
班禪頻頻點頭,對拉洛工程在生態環保等方麵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當聽到該工程不僅能保證日喀則市的正常用電,還能向阿裏地區供電的介紹時,班禪對此表示高度讚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