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是紅軍(jun) 長征勝利85周年紀念日。1934年10月開始的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長征創造了軍(jun) 事史上的奇跡,紅軍(jun) 長征的偉(wei) 大勝利彪炳史冊(c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紅軍(jun) 在長征途中廣泛地與(yu) 藏族群眾(zhong) 接觸,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yi) 解決(jue) 民族問題,通過革命實踐為(wei) 民族統戰工作積累了寶貴和豐(feng) 富的經驗。在紅軍(jun) 長征勝利85周年紀念日之際,重溫紅色記憶,堅定理想信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圖為(wei) 紅軍(jun) 留在甘孜的指戰員合影曆史照片 攝影:孫健
藏族聚居地是紅軍(jun) 長征經過的主要少數民族地區。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工農(nong) 紅軍(jun) 一、二、四方麵軍(jun) 長征途經四川藏族聚居地區,紅軍(jun) 長征先後到達過雲(yun) 南的中甸,西康的甘孜、寶興(xing) ,四川的阿壩,青海的果洛、海北、海南,甘肅的卓尼、天祝等地。其中在川康停留達一年以上,駐紮方圓20多萬(wan) 平方公裏,有永載史冊(ce) 的會(hui) 議、著名戰役和文告,藏族聚居地在紅軍(jun) 長途行軍(jun) 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圖為(wei) 紅軍(jun) 在甘孜用過的旗幟 攝影:孫健
藏族聚居地為(wei) 紅軍(jun) 提供了重要的戰略緩衝(chong) 。長征前期的紅軍(jun) 一直處於(yu) 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圍追堵截中,處境十分被動。遵義(yi) 會(hui) 議後紅軍(jun) 渡過金沙江,把國民黨(dang) 數十萬(wan) “追剿”軍(jun) 甩在金沙江以南,從(cong) 而取得了戰略轉移的決(jue) 定性勝利。1935年6月13日,紅一方麵軍(jun) 先頭部隊從(cong) 寶興(xing) 縣的蹺磧翻越夾金山後與(yu) 紅四方麵軍(jun) 勝利會(hui) 師於(yu) 懋功的達維鎮,從(cong) 此正式進入川西北的藏族聚居地。川康藏族聚居地地處邊陲,“關(guan) 山險阻,羊腸百轉”,高山大河無疑構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禦工事”,加之敵人在此區域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紅軍(jun) 在此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hui) 。
圖為(wei) 甘孜群眾(zhong) 為(wei) 紅軍(jun) 刻字 攝影:孫健
黨(dang) 和紅軍(jun) 幫助藏族建立新生的民族自治政權。1922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次代表大會(hui) 在宣言中提出:“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實行自治”,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首次提出的解決(jue) 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主張。1935年6月,中共中央在《告康藏西番民眾(zhong) 書(shu) 》中提出“康藏的民眾(zhong) 要結束這種水深火熱的情況,必須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權”,“這種政權是以廣大勞動群眾(zhong) 為(wei) 基礎”,黨(dang) 和紅軍(jun) 積極開展幫助藏族建立民族自治政權的革命活動。
圖為(wei) 甘孜人民歡迎紅軍(jun) 曆史照片 攝影:孫健
藏族人民對長征勝利做出了偉(wei) 大貢獻。1936年7月1日,紅二、六軍(jun) 團齊集甘孜同紅四方麵軍(jun) 勝利會(hui) 師,在慶祝兩(liang) 大主力紅軍(jun) 會(hui) 師的盛大聯歡會(hui) 上,朱德總司令曾深情地說:“我們(men) 能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發展,靠的是藏族同胞的支持和幫助。我們(men) 還要北上,在我們(men) 前進的道路上,還要跋涉茫茫的草地,但是隻要有了藏族同胞的支持,我們(men) 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由於(yu) 紅軍(jun) 製定和執行了正確的民族宗教政策,很快取得了沿途宗教界人士的信任。在他們(men) 的支持和幫助下,紅軍(jun) 籌糧工作收獲頗大,藏族人民在物資本就匱乏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保障了紅軍(jun) 的糧食供應還主動為(wei) 紅軍(jun) 磨麵、熬鹽、運糧,充當向導、照顧傷(shang) 病員。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在今阿壩州境域內(nei) 參加紅軍(jun) 的人數就達5000 人以上,成為(wei) 紅軍(jun) 的重要生力軍(jun) ,也為(wei) 後來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e) 培養(yang) 了大批優(you) 秀幹部。紅軍(jun) 在這裏獲得了大量物資、兵力補充,奠定了紅軍(jun) 長征勝利的物質基礎。
偉(wei) 大長征精神作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紅色基因和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豐(feng) 富滋養(yang) ,成為(wei) 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黨(dang) 和紅軍(jun) 與(yu) 藏族人民的民族實踐,為(wei) 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做了全新的腳注,為(wei) 黨(dang) 積累了正確處理民族關(guan) 係的豐(feng) 富經驗。(新利平台 綜合/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