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一部藏漢各民族團結史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

發布時間: 2021-10-23 22:02:00 來源: 新利平台


朱德總司令與(yu) 格達活佛(喜饒尼瑪提供)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yi) 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侵占我東(dong) 北大片土地,民族矛盾上升為(wei) 主要矛盾。在抗日救亡浪潮中,1934年10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紅軍(jun) 為(wei) 了北上抗日,開始了震撼世界的二萬(wan) 五千裏長征。

  從(cong) 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一方麵軍(jun) 、第二方麵軍(jun) 、第四方麵軍(jun) 先後經過了四川、雲(yun) 南、甘肅、青海等省的藏族聚居區。他們(men) 克服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在藏族人民的支持和幫助下,順利北上,同時也在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紅一方麵軍(jun) 在毛澤東(dong) 、朱德率領下,於(yu) 1935年5月進入四川涉藏地區。在這裏,他們(men)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了長征中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占領達維、懋功(今四川阿壩州小金縣)與(yu) 先期到達這裏的紅四方麵軍(jun) 會(hui) 師。繼而,翻越夢筆山,從(cong) 卓克基到毛爾蓋,踏盡茫茫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於(yu) 1935年10月到達吳起鎮,與(yu) 陝北紅軍(jun) 會(hui) 師。

  紅二方麵軍(jun) 在賀龍、任弼時等率領下,於(yu) 1936年底到達雲(yun) 南中甸藏區。後渡過金沙江,抵甘孜地區。6月在絨壩岔與(yu) 紅四方麵軍(jun) 會(hui) 師。此後,部隊重新北上,經阿壩、岷縣等地,於(yu) 10月在甘肅會(hui) 寧完成三大主力紅軍(jun) 的會(hui) 師。

  紅四方麵軍(jun) 的長征曆程最為(wei) 曲折,他們(men) “三過草地,四越雪山”,在涉藏地區的時間也最長,達一年零五個(ge) 月。他們(men) 是1935年5月進入藏區的理番、懋功(今四川阿壩州小金縣)等地,6月與(yu) 紅一方麵軍(jun) 會(hui) 師。之後,張國燾違背中央指示,擅自率部至甘孜。1936年6月,紅四方麵軍(jun) 與(yu) 紅二方麵軍(jun) 於(yu) 甘孜匯合,經朱德等同誌的鬥爭(zheng) 和說服,張國燾被迫撤銷偽(wei) 中央,紅四方麵軍(jun) 始與(yu) 紅二方麵軍(jun) 一起北上,於(yu) 7月初離開甘孜,經阿壩、臘子口等地,到達甘肅會(hui) 寧,後至陝北。

  今天,在紅軍(jun) 長征勝利85周年之際,我再次重溫了紅軍(jun) 經過四川涉藏地區的那些事。

  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在北上路經四川省涉藏地區時,模範地執行了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用行動贏得了藏族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使黨(dang) 的抗日救國主張深入人心。當時,國民黨(dang) 反動派為(wei) 了消滅紅軍(jun) ,“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zhen) 察轟炸,地下幾十萬(wan) 大軍(jun) 圍追堵截”,還利用曆史上反動統治階級製造和挑起的民族隔閡和民族糾紛,拉攏藏族土司頭人設置重重關(guan) 卡,進行武裝阻擊,同時在群眾(zhong) 中散布大量謠言,誹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工農(nong) 紅軍(jun) “共產(chan) 共妻”“青麵獠牙”,挑撥民族關(guan) 係,驅逼群眾(zhong) 離寨上山,運走糧食和牲畜,妄圖置紅軍(jun) 於(yu) 死地。為(wei) 此,紅軍(jun) 在進入四川涉藏地區前後,發布了一係列有關(guan) 指示、決(jue) 議和布告,如《告川西北藏彝民族書(shu) 》《共產(chan) 黨(dang) 紅軍(jun) 對番人的主張》《紅軍(jun) 對番民的十大約法》等。紅軍(jun) 每到一地,都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chuan) 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的主張,宣布境內(nei) 藏、漢、回各民族一律享有平等權利,禁止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任何人不準稱呼藏族同胞為(wei) “蠻子”,並號召各族人民像親(qin) 兄弟姐妹一樣團結友愛,共同反對國民黨(dang) 軍(jun) 閥的統治,打倒帝國主義(yi) 。他們(men) 向藏族人民揭露民族壓迫的階級根源,指出黨(dang) 和紅軍(jun) 就是為(wei) 了把包括藏族人民在內(nei) 的全國各族人民從(cong) 被奴役的製度下解放出來,實現全國人民的大統一、大團結。紅軍(jun) 對藏族的風俗習(xi) 慣和宗教信仰,一概采取尊重和保護的政策,規定部隊不得進入寺廟,不動藏族人民供奉的神像、神龕等。為(wei) 尊重藏族風俗習(xi) 慣,部隊冒著嚴(yan) 寒露宿野外,購買(mai) 糧草,一律以現金支付。他們(men) 積極為(wei) 藏族人民辦好事,熱情學習(xi) 藏語,和藏族群眾(zhong) 交朋友。

  工農(nong) 紅軍(jun) 在四川涉藏地區,軍(jun) 行所至,紀律嚴(yan) 明,秋毫無犯,使藏族人民認識到這是勞動人民自己的隊伍,由懷疑、懼怕到衷心擁戴。甘孜白利寺格達活佛看到紅軍(jun) 的所作所為(wei) 深受感動,即派喇嘛進山召回村民,要他們(men) 安心生產(chan) ;動員群眾(zhong) 多吃野菜,省下糧食支援紅軍(jun) ;到其他寺廟,向活佛、僧人宣傳(chuan) 紅軍(jun) ,希望他們(men) 支援紅軍(jun) 。僅(jin) 據紅軍(jun) 政治部當年出具的收條和證明統計,他所在的白利寺支援紅軍(jun) 糧食(青稞、豌豆)7000餘(yu) 斤、軍(jun) 馬15匹、犛牛19頭。雲(yun) 南中甸歸化寺也為(wei) 紅軍(jun) 籌得大批糧食,僅(jin) 青稞就達66萬(wan) 斤。藏族群眾(zhong) 打消了疑慮,從(cong) 山林中走了出來,積極為(wei) 紅軍(jun) 籌集、運輸糧草,照顧傷(shang) 病員。不少人參加了革命工作,為(wei) 紅軍(jun) 當翻譯、做向導,協助紅軍(jun) 宣傳(chuan) 黨(dang) 的政策。在此期間,紅軍(jun) 數萬(wan) 人的糧草都由藏族人民供給,這一任務是十分艱巨的。當時,紅軍(jun) 在僅(jin) 有3萬(wan) 人口的丹巴就籌得糧食34萬(wan) 多斤。爐霍朱倭一位名叫馬交切繞的藏族群眾(zhong) 把家裏儲(chu) 存起來準備為(wei) 年邁的父母辦喪(sang) 事的糧食,也全部獻給了紅軍(jun) 。當時,紅軍(jun) 第四方麵軍(jun) 數萬(wan) 人在甘孜、爐霍等地停留了5個(ge) 月;紅二方麵軍(jun) 20000餘(yu) 人從(cong) 進入到離開約有2個(ge) 月。如果以最低標準每人每天耗糧1斤計算,紅軍(jun) 約須消耗糧食數百萬(wan) 斤,也就是說,在紅軍(jun) 所至之處的藏族人民,人均為(wei) 紅軍(jun) 供應了約100斤糧食。藏族老百姓為(wei) 了支援紅軍(jun) ,獻出了自己最後一粒青稞,最後一點羊毛,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正如鄧小平同誌所說:他們(men) “對保存紅軍(jun) 盡了最大的責任”。所以朱德同誌在當年曾動情地說:“我們(men) 能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發展,靠的是藏族同胞的支持和幫助。我們(men) 還要北上,在我們(men) 前進的道路上,還要跋涉茫茫的草地,但是隻要有了藏族同胞的支持,我們(men) 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正是在藏族人民的支援和幫助下,紅軍(jun) 才在條件十分艱苦的高原得到了休整、補充,粉碎了國民黨(dang) 反動派勾結藏族反動上層剿滅紅軍(jun) 的陰謀,最終順利踏上抗日之路。

  為(wei) 了使藏族人民真正獲得解放,紅軍(jun) 在這些地區號召民眾(zhong) 團結起來,反對國民黨(dang) 和封建主的統治,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權。中共中央《告康藏西番民眾(zhong) ——進行西藏民族革命運動的鬥爭(zheng) 綱領》(草案)指出:“康藏的民眾(zhong) 要結束這種水深火熱的情況”,必須“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權”。在紅軍(jun) 的幫助下,各級蘇維埃政權先後建立起來。1935年夏,阿壩地區的小金、阿缽梁子區(下轄六個(ge) 鄉(xiang) )召開了藏民大會(hui) ,率先建立藏民蘇維埃。以後,卓斯甲、丹巴等地的革命政權也相繼建立。1935年11月8日,格勒得沙自治政府在綏靖(今四川大金縣)成立。“格勒”是當地藏族群眾(zhong) 的自稱,“得沙”意為(wei) 民眾(zhong) 或百姓。它的主要宗旨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為(wei) 爭(zheng) 取藏族人民的自由解放而奮鬥。其所轄範圍基本上是以綏靖為(wei) 中心,包括丹巴、綏靖、懋功、崇化、黨(dang) 壩、撫邊等六縣,以及卓斯甲道、阿壩特區蘇維埃政府。各縣蘇維埃政府下設有區、鄉(xiang) 、村蘇維埃政府。1936年5月1日,在道孚、爐霍、甘孜等地成立的各級革命政權的基礎上,中華蘇維埃波巴政府在甘孜宣告成立。朱德同誌到會(hui) 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波巴政府提出推翻國民黨(dang) 在涉藏地區的衙門官府;打倒英、日帝國主義(yi) ;實行民族平等、自主;信教自由,還俗自由等等。同時,還規定,自治政府要為(wei) 紅軍(jun) 籌措軍(jun) 糧、馬料和羊毛,調派向導、通司(翻譯)及其他支前勞力,安置救護紅軍(jun) 的傷(shang) 病員。涉藏地區各級蘇維埃政權的組成人員,都以藏族勞動人民為(wei) 主體(ti) ,吸收了愛國的民族宗教人士代表參加,並經過民主協商選舉(ju) 產(chan) 生。它體(ti) 現了黨(dang) 的民族平等團結政策和統戰政策。這些革命政權在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積極行動起來,向廣大藏族人民宣傳(chuan) 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帶領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接濟貧苦農(nong) 民口糧和種子。在部分地區,波巴政府還領導藏族群眾(zhong) 進行了土地改革,把沒收反動分子的土地、牛羊、農(nong) 具、糧食等,按經濟狀況和人口多少分給窮苦百姓。波巴政府還組建了革命武裝,如“波巴自衛軍(jun) ”“番民獨立團”“藏民獨立師”等,為(wei) 穩定這些地區的社會(hui) 秩序,打擊反動武裝,以及偵(zhen) 察敵情、籌集軍(jun) 糧等作出了較大貢獻。

  1936年,紅軍(jun) 離開涉藏地區,揮兵北上。大批藏族人民的優(you) 秀兒(er) 女跟隨紅軍(jun) 投入抗日的洪流。波巴政府騎兵隊大部分被編入以許世友為(wei) 司令的騎兵師。據紅軍(jun) 總部文件記載,僅(jin) 1936年4月就有200餘(yu) 名爐霍、甘孜、道孚的藏族群眾(zhong) 加入紅三十軍(jun) 。在丹巴,僅(jin) 巴底鄉(xiang) 就有270餘(yu) 人參加紅軍(jun) 。紅軍(jun) 在瞻化(今四川新龍)也動員了不少藏族群眾(zhong) 參軍(jun) ,一位紅軍(jun) 幹部回憶說:“這些人參軍(jun) 以後,都成了宣傳(chuan) 員,對在長征途中作少數民族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原乾寧波巴政府主席仁欽多吉當時已經42歲了,仍毅然參軍(jun) 。他北上後,妻子被逼致死,孩子在群眾(zhong) 掩護下,才僥(jiao) 幸活了下來。這些藏族戰士跟隨紅軍(jun) ,“萬(wan) 裏赴戎機”,為(wei) 祖國的解放事業(ye) 英勇奮戰,許多人為(wei) 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在陝北的幾位藏族紅軍(jun) 戰士(埃德加•斯諾攝)

  紅軍(jun) 北上後,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勾結反動土司頭人,對留下來的紅軍(jun) 戰士和幫助過紅軍(jun) 的藏族群眾(zhong) 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和迫害。如甘孜一地就有40餘(yu) 名波巴政府成員和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被殺害,有的還被挖去雙眼;爐霍宜木鄉(xiang) 波巴政府副主席次召洛吾全家3代7口一夜之間慘遭殺害。但藏族人民絲(si) 毫沒有動搖對革命的信念,他們(men) 為(wei) 了保護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盡了最大努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如白利寺格達活佛就將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接到寺內(nei) ,裝扮成僧人,為(wei) 他們(men) 治病養(yang) 傷(shang) ,先後有200餘(yu) 名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康複後由他派人安全送出當地。甘孜波巴政府主席為(wei) 換取5個(ge) 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的生命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瞻化益西寺僧人誌瑪塔為(wei) 了使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早日恢複健康,不顧違反教規,偷偷下河捉魚熬湯。這些生動事例至今在當地廣泛傳(chuan) 頌。

  紅軍(jun) 長征經過涉藏地區,把革命真理傳(chuan) 播開來,撒下了革命的種子,使藏族人民堅信紅軍(jun) 的路才是自己獲得翻身解放的路。一部紅軍(jun) 長征史,就是一部藏漢各民族團結史。從(cong) 此,黨(dang) 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主張深入藏族人民心中。紅軍(jun) 在這些地區較為(wei) 成功地解決(jue) 了社會(hui) 階級矛盾和民族隔閡,從(cong) 而成為(wei)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妥善處理民族問題的一次偉(wei) 大實踐,為(wei) 今後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紅軍(jun) 長征在涉藏地區的曆史,是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藏族人民對紅軍(jun) 的巨大支援和紅軍(jun) 的深遠影響將進一步推動我們(men)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人/喜饒尼瑪)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