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餘(yu) 年,生活極簡,執著於(yu) 研製飛機,涉險親(qin) 自飛上萬(wan) 米高空觀察拍攝試驗飛機,年逾九旬仍勤學不輟……這是我國著名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殲8飛機總設計師顧誦芬院士的精彩人生。
40餘(yu) 年,初心不改,破解反應堆安全世界難題,為(wei) 我國在先進核能領域走向世界前沿奠定重要技術基礎……這是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清華大學原校長王大中的奮鬥之路。
他們(men) ,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做出了傑出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國士。
1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ju) 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首先向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顧誦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頒發獎章、證書(shu) ,同他們(men) 熱情握手表示祝賀,並請他們(men) 到主席台就座。隨後,習(xi) 近平等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同兩(liang) 位最高獎獲得者一道,為(wei)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代表頒發證書(shu) 。
最高規格褒獎科技工作者,彰顯了我們(men) 黨(dang) 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重視培養(yang) 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麵人才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建功立業(ye)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xing) 、贏得國際競爭(zheng) 主動的戰略資源的重大判斷,作出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在2021年9月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強調,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也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必須走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強大起來。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國家重點領域、重點產(chan) 業(ye) ,需要大批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去開拓和探索。
老一輩科學家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誌,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袁隆平院士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yu) 推廣,使中國雜交水稻僅(jin) 從(cong) 1976年到1987年就累計增產(chan) 1億(yi) 噸以上,每年增產(chan) 的稻穀可養(yang) 活6000多萬(wan) 人,從(cong) 此,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僅(jin) 從(cong) 2000年到2015年,就挽救了全球大約590萬(wan) 名兒(er) 童的生命;“中國衛星之父”“兩(liang) 彈一星”元勳孫家棟院士,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從(cong) “東(dong) 方紅一號”到探月工程、北鬥導航工程,參與(yu) 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ge) 第一的輝煌,為(wei) 我國航天事業(ye) 做出了重大貢獻;黃旭華院士30年隱姓埋名,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為(wei) 我國海基核力量實現從(cong) 無到有的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閔恩澤院士在石油化工技術方麵的自主創新,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滿足了國家急需,使我國煉油催化劑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煉油催化劑跨越式發展……
從(cong) 糧食安全到武器裝備,從(cong) 醫療健康到能源化工……中華民族能夠戰勝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正是因為(wei) 黨(dang) 培養(yang) 、團結、引領、成就了一大批具有深厚科學素養(yang) 、長期奮戰在科研第一線,視野開闊,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的頂尖優(you) 秀戰略科學家,從(cong) 而使中國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了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他們(men) 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至關(guan) 重要的力量。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xing) 靠人才。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應在全社會(hui) 推動形成尊重人才的風尚,讓所有心懷“國之大者”,為(wei) 國分憂、為(wei) 國解難、為(wei) 國盡責的人才,成為(wei) 新時代最閃耀的明星,激勵更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人才茁壯成長、脫穎而出,不斷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利平台 文/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