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ju) 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ge) 項目、10名科技專(zhuan) 家和1個(ge) 國際組織。這是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下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科技興(xing) 則民族興(xing) ,科技強則國家強,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wei) 大創造性活動,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實現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關(guan) 鍵就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興(xing) 賢育才,為(wei) 政之先務”。在百年奮鬥曆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全麵加強,人才隊伍快速壯大,人才效能持續增強,人才比較優(you) 勢穩步增強,我國已經擁有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you) 良、結構不斷優(you) 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隊伍。當下,我國人才工作已經站在一個(ge) 新的曆史起點上。
在2021年9月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wei)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wei) 2050年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把握戰略主動,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大幅增長,科技創新主力軍(jun) 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頂尖科學家集聚水平明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不斷增強,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到2030年,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製度體(ti) 係基本形成,創新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顯著提升,對世界優(you) 秀人才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在主要科技領域有一批領跑者,在新興(xing) 前沿交叉領域有一批開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國在諸多領域人才競爭(zheng) 比較優(you) 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隊伍位居世界前列。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需要進行戰略布局。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在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開展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綜合改革試點,集中國家優(you) 質資源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為(wei) 人才提供國際一流的創新平台,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還需要深入改革和理順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要使用人主體(ti) 發揮主觀能動性,切實履行好主體(ti) 責任,同時,要積極為(wei) 人才鬆綁;要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jue) 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同時要建立健全責任製和軍(jun) 令狀製度,確保科研項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完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大力培養(yang) 使用戰略科學家;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為(wei) 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ye) 的平台,構建充分體(ti) 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jia) 值的收益分配機製……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堅持黨(dang) 管人才,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我們(men) 一定能實現既定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新利平台 文/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