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作家協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京開幕。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大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一百年來,黨(dang) 領導文藝戰線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傳(chuan) 統、高揚人民性的文藝發展道路,為(wei) 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強馬克思主義(yi) 文藝理論和評論建設,增強朝氣銳氣,發揮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明確我國文藝發展的理論指南。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dang) 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文藝工作者作為(wei) 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要鞏固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地位。長期以來,我國文藝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立場、觀點、方法,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優(you) 秀作品,煥發強大生命力,以事實證明了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的正確性。“凡是過去,皆為(wei) 序章”,隨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積極回應時代關(guan) 切,在探索文藝工作規律、解決(jue) 新時代文藝基本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了一係列立場觀點方法。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xi) 近平文藝思想為(wei) 新時代文藝發展和文藝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堅持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傳(chuan) 統,明確我國文藝發展的前進方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的要求充分體(ti) 現了“中國本位”的價(jia) 值追求,而創作本土化、中國化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也是長期以來我國文藝發展的堅定方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國本位,延續中華文脈,表現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精神、氣度、神韻,使中華文化、中國精神通過文藝符號在世界範圍內(nei) 獲得廣泛的傳(chuan) 播和接納;緊跟時代步伐,從(cong) 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弘揚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
堅持高揚人民性,明確我國文藝發展的動力源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源於(yu) 人民、為(wei) 了人民、屬於(yu) 人民,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馬克思主義(yi) 文藝觀,是辯證唯物與(yu) 曆史唯物的統一,人民性自然是其本質屬性,高揚人民性,就是對我國文藝工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最好詮釋,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源頭活水”。而曆來優(you) 秀的中華文化作品,都是見人見物見精神、見家見國見時代的。小情小調拚湊不出大文章,脫離人民更不可能創造出叫好叫座的作品。麵對新時代新征程,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僅(jin) 要讓人民成為(wei) 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傾(qing) 向和情感同人民融為(wei) 一體(ti) ,為(wei) 時代和人民放歌。隻有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作為(wei) 文藝創作的動力源,才能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wei) 人民綻放。
文化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文化強則民族強。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文藝工作要弘揚民族精神,吹響時代號角,文藝工作者要不忘初心、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以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精神氣象的精品力作,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jia) 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新利平台 文/社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