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深入體(ti) 育場館、媒體(ti) 中心、訓練基地等,實地考察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籌辦備賽工作。在國家速滑館,習(xi) 近平強調,要在運營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國元素,使之成為(wei) 展示中國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為(wei) 展示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靚麗(li) 名片。
一直以來,習(xi) 近平十分重視中國文化在冬奧會(hui) 籌備中的運用與(yu) 融合,多次指示在冬奧會(hui) 中融入更多中國元素,體(ti) 現中國文化,打造中國名片。2017年1月首次考察冬奧籌辦時,習(xi) 近平就對比賽設施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體(ti) 現中國元素、當地特點,要“成為(wei) 城市新名片”。2021年1月的考察中,習(xi) 近平再次強調,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場館改造建設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體(ti) 現了我們(men) 的文化自信。
文化作為(wei) 一種身份符號,已經成為(wei) 各個(ge) 國家參加像冬奧會(hui) 這樣世界級比賽的一種國家標誌。在曆屆冬奧會(hui) 中,各主辦國都會(hui) 都別出心裁,在多個(ge) 環節融入本國特色,彰顯自身文化氣息。2006年都靈冬奧會(hui) 聖火傳(chuan) 遞充滿了意大利特色;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hui) 由部族酋長和長老將聖火燈護送到迎接活動現場;2014年索契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各國運動員穿著本國特色運動服展示了一場獨特的“時裝秀”;2018年平昌冬奧會(hui) 上飄揚的五星紅旗和賽場內(nei) 外的中國元素為(wei) 大賽增添一抹亮麗(li) 的“中國紅”。冬奧會(hui) 作為(wei) 世界級的體(ti) 育賽事,承載著搭建冰雪比賽平台、弘揚奧林匹克精神、促進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運動員在賽場相互競逐,不同文化在場外交相輝映,在“一決(jue) 勝負”的同時增進了各國間的相互了解與(yu) 文化交融。
當前,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世界成為(wei) 緊密相連的命運共同體(ti) ,也為(wei) 各國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異彩、增進認同提供了契機。文化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借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國曆來謀求各國共同發展,深入推進對外開放,尊重不同文化,同時積極弘揚自身優(you) 秀文化,不斷追求“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借助冬奧會(hui) ,我們(men) 搭建起世界各國競技比賽的平台,融入了更多中國元素,展示獨特的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魅力多彩的中國特色,感受深邃厚重的東(dong) 方氣息,同時,我們(men) 厚積薄發,開放包容,用自信與(yu) 自豪的畫筆向世人描繪出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與(yu) 絢麗(li) 多彩。
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很快,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就要開幕了,憨厚可愛的“冰墩墩”、團圓喜慶的“雪容融”、修長圓滑的“雪如意”洋溢著濃濃的“中國風”,翹首以待,為(wei) 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hui) 。(新利平台 文/姚浩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