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守護羌塘藏羚羊的那曲英烈羅布玉傑
日前從(cong) 新聞報道中看到這樣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西藏藏羚羊數量已從(cong)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萬(wan) 隻,增長至目前的約30萬(wan) 隻……”這些年來,西藏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全麵得以恢複性增長。
許多人都記得青海可可西裏索南達傑烈士,但少有人知道西藏羌塘(藏北)也有位和索南達傑一樣的英雄。他就是2002年6月1日,為(wei) 保護藏羚羊壯烈犧牲、年僅(jin) 40歲的羅布玉傑。
這是在英烈羅布玉傑犧牲地所立起的墓碑(普布次仁2013年攝)
2009年,當我再次來到藏北無人區采訪時,羅布玉傑生前戰友、那曲地區(現那曲市)尼瑪縣森林公安分局民警江白羅布,向我追述了羅布玉傑的事跡。
這是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正在遷徙的雌性藏羚羊(唐召明2006年攝)
瑪依崗日是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秋天的羌塘,大批的藏羚羊來到瑪依崗日地區繁衍生息。它們(men) 集體(ti) 遷徙的景象蔚為(wei) 壯觀。同時,這裏也成為(wei) 盜獵不法分子經常侵擾的重點地區。
尼瑪縣森林警方肩負著打擊非法盜獵、保護野生動物的重任。麵對當時日益瘋狂的盜獵行為(wei) ,他們(men) 冒著隨時可能流血犧牲的危險,每年都要到北部無人區進行曆時七個(ge) 多月的艱苦巡邏。
羅布玉傑是尼瑪縣森林警方的一位骨幹民警。2002年入秋以來,他聽說當年藏羚羊皮價(jia) 格又上漲了許多,便多次和夥(huo) 伴們(men) 紮營在保護區,隨時監控。5月12日,由羅布玉傑帶領的四人巡邏小分隊,深入到瑪依崗日一帶巡邏。
5月31日,在完成完瑪依色拉、察俄如、多傑折布等區域後,羅布玉傑對巡邏小組的同事們(men) 說:“明天我們(men) 再到色務崗日去巡邏一次,那裏是偷獵分子常去的地方。”6月1日,羅布玉傑帶領巡邏小分隊再次來到色務崗日。
海拔6000多米的色務崗日地區晴空萬(wan) 裏,藍天白雲(yun) 下,一群群的野生動物不時向他們(men) 張望,然後悠閑地低頭吃草。巡邏小組來到一個(ge) 湖邊,在一片茂盛的草地上停了下來。羅布玉傑看著晴朗的天空,興(xing) 奮地對大家說,“我們(men) 再往前巡邏一下,如果再沒什麽(me) 發現,回來就在這片草地上休息。”
巡邏小組正往前走著,突然發現前麵有一個(ge) 人背著小口徑步槍鬼鬼祟祟向前跑,看見巡邏車後,那個(ge) 人加快了步伐,在一座山坡後,他舉(ju) 起槍,朝警車瞄了瞄。巡邏隊員立即驅車趕了過去。羅布玉傑打開車窗,拿起“八一”自動步槍,向天空中鳴了幾槍。在距離那人20米左右的地方,羅布玉傑大聲喊到,“趕快把槍放在地上,不然我們(men) 就要開槍了!”那人看到無路可逃,隻好束手就擒。
羅布玉傑走向前出示了警官證,嚴(yan) 厲地說,“你叫什麽(me) 名字,在這幹什麽(me) ?”
那人心虛氣短,支支吾吾地說,他想打幾隻藏羚羊。憑著多年的辦案經驗,羅布玉傑斷定,此人還有同夥(huo) ,遂采取攻心戰術,對那人說,“你要積極配合巡邏小組的工作,老實交代情況,爭(zheng) 取寬大處理。”
在威嚴(yan) 的“森警”麵前,那人無奈地回答“我叫布次仁。”
“你們(men) 一共有幾個(ge) 人,現在在哪裏,有幾杆槍?”羅布玉傑問。
“我們(men) 一共有五名同夥(huo) ,在山後麵,每人有一杆槍,他們(men) 正在山後獵捕藏羚羊。”嫌犯布次仁說。
羅布玉傑馬上決(jue) 定押著嫌犯,向盜獵者的所在地進發,繼而一舉(ju) 摧毀這個(ge) 盜獵團夥(huo) 。
警車行駛不遠,嫌犯布次仁說有近路可以到達。羅布玉傑思忖了一下,正準備在一個(ge) 山頭上停下來,以占領製高點。誰知車剛一停下,盜獵不法分子的密集子彈向警車襲來,羅布玉傑心一沉,盜獵者已經設下了埋伏。
原來,狡猾的盜獵者聽見槍聲,早進行了準備。他們(men) 埋伏在離警車70多米的地方,打算警車一開進山溝,就把巡邏隊成員全部幹掉。
山頭上光禿禿的,除了汽車以外沒有任何隱蔽物。羅布玉傑迅速命令巡邏隊員押著嫌犯趕快下車,躲在警車後麵,他準備下車突圍。這時,盜獵分子的子彈像雨點一般密集地封鎖著警車。
羅布玉傑勇敢地跳下車,在手部中彈的情況下,與(yu) 戰友開槍還擊。戰鬥中,羅布玉傑不幸頭部中彈,壯烈犧牲。
英雄就這樣走了,為(wei) 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ye) 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羅布玉傑雖然帶著未竟的事業(ye) 走了,但他給我們(men) 留下了他那短暫而輝煌的人生道路上,一串串閃閃發光的足跡。
2002年6月14日清晨,尼瑪縣的藏漢族幹部群眾(zhong) 無不沉浸在悲痛之中。這裏草原無語、雪山靜穆,連空氣都是那樣的凝重。當天,2000多人一大早就趕到追悼會(hui) 現場,共同悼念他們(men) 心目中的英雄——羅布玉傑。
肅穆的靈台兩(liang) 側(ce) 柱子上貼著“丹心扶社稷浩然正氣,鐵臂護山河警魂永存”的悲壯挽聯。在擺滿花圈的靈台上,端正地放著他的大幅遺像。許多人舉(ju) 目仰望靈台上那張熟悉的麵容,禁不住失聲慟哭。哭聲穿過窗戶,飄向遼闊的羌塘草原……
靈堂前擺滿的花圈上掛著許多挽聯、挽幅,一幅幅低垂的挽聯,傾(qing) 訴著人們(men) 無限的哀思和崇敬之情。胸前戴著白花的人們(men) 懷著沉痛的心情,雙手捧著潔白的哈達,邁著沉重的腳步,一步步踏上台階,走到羅布玉傑的遺像前,深深地三鞠躬,默默地捧起哈達,敬獻在英雄的遺像前……
英雄走了許多年,家裏連一張照片也沒有留下。“按照藏族習(xi) 俗,人死了照片都要燒掉,不留人間。”江白羅布飽含熱淚地說。
羅布玉傑,1962年10月出生於(yu) 那曲地區索縣榮布鄉(xiang) 三村一個(ge) 普通的農(nong) 牧民家庭,家中除了父母外,還有兩(liang) 個(ge) 比他小許多的弟弟。1974年他被送往西藏財經學校讀書(shu) ,羅布玉傑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xi) 機會(hui) ,學習(xi) 十分刻苦,是全班品學兼優(you) 的好學生。
從(cong) 西藏財經學校畢業(ye) 到1988年,羅布玉傑一直在尼瑪縣文部鄉(xiang) 工作。在文部鄉(xiang) 工作的十年時間裏,羅布玉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都撲在工作上,十年如一日地勤奮工作,從(cong) 沒休過一次假,以至於(yu) 文部鄉(xiang) 大部分人都認為(wei) 他是一個(ge) 無父母的孤兒(er) 。父母勸說他好多次,讓他調回索縣老家,照顧一下家裏。羅布玉傑卻說,“這個(ge) 地方雖然艱苦,但是最需要我。”
這是棲息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原羚(唐召明2017年7月27日攝)
1994年,羅布玉傑被調到尼瑪縣森林警方工作,他決(jue) 心要好好保護這些自然界的“高原精靈”。有一次,羅布玉傑到崗龍鄉(xiang) 進行動物資源調查,途中看到一些牧民擺攤設點買(mai) 賣狐狸皮。他細心地向群眾(zhong) 解釋,“狐狸是國家保護動物,獵殺、買(mai) 賣狐狸皮都是非法的。”
羅布玉傑下鄉(xiang) 經常攜帶一本《野生動物保護手冊(ce) 》,不但自己認真學習(xi) ,而且積極向牧民群眾(zhong) 講解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具體(ti) 內(nei) 容。時間久了,牧民群眾(zhong) 都知道羅布玉傑對野生動物有很深的感情,是個(ge) 英勇的“森警”,哪裏有偷獵和非法買(mai) 賣保護動物皮毛的事兒(er) ,都樂(le) 意告訴他。
1996年4月的一天,羅布玉傑在檢查一輛卡車時,發現車內(nei) 藏有40張藏羚羊皮。開車的商人掏出5000元錢對他說,“兄弟,放我一馬,這些錢就是你的了。”羅布玉傑嚴(yan) 詞拒絕,並對商人進行了處罰,沒收了羊皮,惱羞成怒的商人揚言要幹掉他。
就是這樣一個(ge) 願意為(wei) 保護野生動物舍身的“森警”,將自己的鮮血灑在了他所熱愛的羌塘大地。
羅布玉傑犧牲後,西藏公安機關(guan) 立即偵(zhen) 破此案,決(jue) 不能讓英雄的鮮血白流。經過專(zhuan) 案組的偵(zhen) 破,先後抓獲了桑吉、亞(ya) 吉等案犯。在罪犯的住地,公安人員查獲藏羚羊皮85張,收繳槍支6隻,子彈700多發。
那曲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對被告人桑吉、亞(ya) 吉犯故意殺人罪,非法捕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死刑,緩期兩(liang) 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6000元人民幣。其他罪犯也得到了相應的法律懲處。
犯罪分子受到了正義(yi) 的審判,羌塘草原回歸了昔日的寧靜,藏羚羊又可以自由地像風兒(er) 一樣奔跑,羅布玉傑的英靈終可含笑九泉。 2002年,羅布玉傑被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為(wei) 烈士。2003年12月12日,公安部特令追授羅布玉傑“全國公安係統二級英模”稱號。2004年國家林業(ye) 局又追授羅布玉傑為(wei) “森林衛士”稱號。
尼瑪縣森林公安分局局長努瓊告訴我,提到藏羚羊的保護,人們(men) 隻知道可可西裏,知道英雄索南達傑,卻少有人知道羌塘草原英雄羅布玉傑。其實,藏羚羊除了生活在青海的可可西裏,還生活在西藏的羌塘和新疆的阿爾金山;而這三個(ge) 地方,都同時有人在做著保護藏羚羊的艱苦工作。
尼瑪縣森林警方當時有4名“森警”,140多名由牧民兼任的野生動物保護員。可是,15萬(wan) 平方公裏的麵積對他們(men) 來說,還是太大了。
努瓊說,“我們(men) 這支隊伍是1993年成立的,以前是派出所,2002年改為(wei) 森林公安分局。雖稱為(wei) 森林警方,巡邏的地方卻是不長樹木的荒原,人類的‘生命禁區’。這對身體(ti) 和意誌都是一個(ge) 極大的考驗,但大家在困難和危險麵前,從(cong) 沒後退過!”
尼瑪縣“森警”以前外出巡邏都帶帳篷,一般紮營的地點都會(hui) 選擇在有水源的地方,因為(wei) 有水的地方野生動物一定會(hui) 經常光顧。於(yu) 是他們(men) 就經常在“野犛牛窩”安營紮寨,野犛牛隨時瞭望他們(men) ,並給他們(men) 留下生活燒飯取暖的牛糞。他們(men) 給自己起了一個(ge) “帳篷派出所”的名字,直至1998年建立保護站後有了房子住,就再也不用帶帳篷了。
尼瑪縣“森警”常年穿行在茫茫戈壁、沙灘、荒漠和草地,忍受著寂寞和高寒缺氧,默默地守護這片遼闊的土地,為(wei) 的就是讓野生動物像風兒(er) 一樣,在動物王國裏自由自在地盡情奔跑!(新利平台 文、圖/唐召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奉命赴藏,父子為國盡忠,令人扼腕長歎!
我在對民國時期西藏曆史的研究中,常常為那些在特殊情況下,憂國憂民的誌士仁人所感動,他們為藏漢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做出了重要貢獻。[詳細] -
西藏昌都:開展走訪慰問活動 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到廣大尼眾的心裏
在藏曆新年和“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尼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一行4人,深入卡若區拉多鄉瓦青日追和日通鄉雜然寺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把黨和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