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雄麥鄉(xiang) 曲堆村藏戲,以前與(yu) 薩迦寺跳神相提並論,後麵因種種原因,在民間失傳(chuan) 了很長時間。據當地老人介紹,曲堆村藏戲隊,其表演形式、服裝、道具等風格屬於(yu) 覺木隆藏戲類別。
幾代人的藏戲
大約在50年前,解散多年的藏戲隊老演員們(men) ,自發重新組建了藏戲隊。今年77歲的久美是該藏戲隊的後勤保障人員。據他回憶,當時演出時所有服裝都是東(dong) 拚西湊,開始表演不僅(jin) 因為(wei) 熱愛,也為(wei) 在本村及附近村莊多討一點糌粑、青稞等生存糧食。但當時的生活水平普遍貧窮,能饋贈他們(men) 的少之又少,就這樣沒堅持幾年,因為(wei) 收獲貧瘠又一次解散了好不容易組建的藏戲隊。
如今,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家家戶戶過上了美好的小生活。村民們(men) 在為(wei) 美好夢想打拚,為(wei) 幸福生活奮鬥的同時,大家一致商量並最終決(jue) 定重新組建藏戲隊。並於(yu) 2018年,在相關(guan) 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曲堆村民們(men) 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組建藏戲隊並開始排練。
圖為(wei) 藏戲隊隊員在排練 攝影:拉姆
麵對熟悉又陌生的曲堆藏戲,記者問遍了該村的幾乎所有老人,大家都記得,從(cong) 小看著曲堆藏戲長大,當時村裏藏戲隊歸曲堆寺管理,管理人是寺廟僧人,名叫普瓊,負責做麵具等各種道具的是村裏木匠,名叫米瑪,但誰也不說不清到底有多少年的曆史。
村民們(men) 的熱愛
再次組建藏戲隊,困難重重。村裏上一代藏戲隊的演職人員大部分都已經去世,剩下的因為(wei) 身體(ti) 等各種原因,無法勝任新藏戲隊的老師。就這樣,新的團隊,隻是一個(ge) 名義(yi) 上的藏戲隊:沒有老師,沒有服裝。有的隻是12個(ge) 年輕力壯中年男子想學藏戲的熱情和村民們(men) 無條件的支持。
集思廣益,最後大家決(jue) 定從(cong) 定日縣措果鄉(xiang) 邀請老師,教他們(men) 藏戲,因為(wei) 經過多方打聽之後,得知定日縣措果鄉(xiang) 藏戲隊也屬於(yu) 覺木隆藏戲。當時邀請老師的費用,第一次演出《卓娃桑姆》服裝、道具等費用都是演員自願自掏腰包解決(jue) 的。
圖為(wei) 曲堆藏戲隊隊員 攝影:拉姆
圖為(wei) 曲堆藏戲隊隊員 攝影:拉姆
益西平措是土生土長的曲堆村人,也是如今曲堆村藏戲隊的老師。小時候,他最喜歡看藏戲表演,已故的父親(qin) ,以前也是村裏藏戲隊的老師,益西平措總是纏著父親(qin) 唱給自己聽,漸漸地他也會(hui) 跟著哼唱幾句。現如今,33歲的益西平措,再一次正式學習(xi) 藏戲,不管是唱功還是表演都比其他演職人員略勝一籌,並在老師的建議及隊員的共同選舉(ju) 之後,當上曲堆藏戲隊的老師。
圖為(wei) 曲堆藏戲隊隊員身著《卓娃桑母》戲服 攝影:拉姆
“好不容易成立的藏戲隊,4年多的時間裏,我們(men) 從(cong) 戲詞、唱腔、身段學起,經過刻苦訓練,現在能演好《卓娃桑姆》《朗薩雯蚌》。 ”益西平措說,“今年藏戲隊又多了2個(ge) 隊員,現在共14個(ge) 演員,都是跟我一樣熱愛藏戲的年輕人,以後我們(men) 一起繼續學好藏戲、唱好藏戲,努力去演繹好曲堆藏戲。”
村裏越來越多的人,也跟他們(men) 一樣,因為(wei) 熱愛而參與(yu) 到保護藏戲的隊伍中。雖然很多村民不能戴上麵具走上舞台,盡情演繹,但隻要有公開的藏戲表演,村民們(men) 都會(hui) 早早去看,並給藏戲隊伍提供一些物質上的幫助,盡情歡呼鼓掌等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著他們(men) 。
開始藏戲巡演提高知名度
在曲堆村,藏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漸漸恢複生機,從(cong) 落沒到再次重現……人們(men) 堅持對藏戲的熱愛,努力讓古老傳(chuan) 統文化,“鮮活”再現。
圖為(wei) 曲堆藏戲隊隊員身著跳神服(跳神環節也是曲堆藏戲的特色)攝影:拉姆
經過兩(liang) 年時間的排練,2020年3月28日,在曲堆村第一次演出《卓娃桑母》,慶祝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
2021年“藏曆新年”期間,曲堆藏戲隊開始在附近村莊演出。沒想到他們(men) 的節目大受歡迎。每每都會(hui) 有附近各村老人詢問他們(men) ,真的是曲堆藏戲的嗎?“所有演員都是土生土長的曲堆村民,我們(men) 是正宗的曲堆藏戲隊。”老人們(men) 聽到後非常激動,含著淚,都會(hui) 掏出身上僅(jin) 有的10塊、20塊、30塊……,塞到演員們(men) 的手裏。
2022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曲堆藏戲被評為(wei)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薩迦縣文化局撥給他們(men) 2萬(wan) 元資金,解決(jue) 曲堆藏戲隊購買(mai) 演出《朗薩雯蚌》服裝、道具問題。
此外,薩迦縣組織民間藏戲隊為(wei) 群眾(zhong) 進行了藏戲展示演出,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豐(feng) 富精神文化食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藏戲知名度和影響力。為(wei) 期6天的巡演,每天5000塊的巡演費,藏戲隊成立以來,第一次有了3萬(wan) 元的收入。但演員們(men) 每天隻拿少許生活補貼,他們(men) 把所有能省下的錢全部省下來,為(wei) 發展和壯大藏戲隊積累資金。
圖為(wei) 曲堆藏戲隊隊員合影 圖片由該藏戲隊提供
曲堆村藏戲隊,目前已完成《卓娃桑母》《朗薩雯蚌》兩(liang) 部傳(chuan) 統藏戲學習(xi) 工作,還在繼續學習(xi) 其他劇目。藏戲雖然難學,但它是藏民族的靈魂。我們(men) 相信在政府支持下、不久的將來,曲堆藏戲隊會(hui) 跟其他民間藏戲隊一樣,有自己的新排練場及更多演出機會(hui) ,同樣相信曲堆村民及藏戲隊員的熱情,會(hui) 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曲堆藏戲,讓曲堆藏戲傳(chuan) 播到更大的舞台。(新利平台 記者/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