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yu) 春。每年春天,西藏都會(hui) 選定日期,舉(ju) 行特別的春耕儀(yi) 式。春耕是西藏春天裏最大的一場農(nong) 業(ye) 盛事,是西藏農(nong) 民眼中最為(wei) 隆重的農(nong) 事活動。身著節日盛裝的群眾(zhong) 齊聚田間地頭開犁耕耘,祈福一年的豐(feng) 收。
據介紹,2022年西藏自治區全區農(nong) 作物春播計劃種植麵積約355.28萬(wan) 畝(mu) ,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麵積247萬(wan) 畝(mu) (春青稞213.3萬(wan) 畝(mu) ),蔬菜39.45萬(wan) 畝(mu) ,油菜27.58萬(wan) 畝(mu) ,飼草41.25萬(wan) 畝(mu) 。目前,全區春播生產(chan) 已從(cong) 低海拔河穀農(nong) 區逐步展開。
“以前農(nong) 具較少,農(nong) 田收成不好,一畝(mu) 地才產(chan) 出四五百斤。”拉薩市曲水縣協榮村老黨(dang) 員索朗群培回想起過去“種糧難”的日子感慨連連,“現在農(nong) 業(ye) 機械化後,一畝(mu) 地產(chan) 出比之前提高了很多。國家對種田有很多補助和保險,大家種糧積極性都提高,這都得益於(yu) 國家的好政策。”
在西藏,過去是犛牛耕地。如今,隨著農(nong) 業(ye) 科學化發展,現在農(nong) 耕都用現代化的拖拉機“鐵牛”耕地。機械化耕種不僅(jin) 提升了耕種速度,連作物質量也有了質的提升。
在黨(dang) 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多年發展,西藏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耕地紅線牢牢守住,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加快推進,糧食產(chan) 量持續穩定,在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牧區宜居宜業(ye) 、農(nong) 牧民富裕富足的農(nong) 業(ye) 現代化道路上闊步前行。(新利平台 綜合/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