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屬於人民的勝利
63年前,一場規模空前的廢奴運動在雪域高原席卷開來,仿佛一夜之間,拉薩街頭的乞丐,八廓街的鐵匠,三江流域的朗生、差巴,羌塘草原的貧苦牧民……這些曾經“除了自己的影子一無所有,死後隻剩下一堆灰燼”的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獲得了生存權和發展權,世界屋脊從(cong) 此翻開曆史全新的一頁。
“即使雪山變成酥油,也是被領主占有;就是河水變成牛奶,我們(men) 也喝不上一口。生命雖由父母所生,身體(ti) 卻為(wei) 官家占有。”這首古老的藏族歌謠生動地講述了農(nong) 奴的悲慘命運。政教合一的社會(hui) 形態,森嚴(yan) 的等級製度和人身奴役,殘酷的政治壓迫和刑罰,沉重的賦稅和壓榨,驚人的高利貸盤剝,占總人口95%以上的農(nong) 奴過著衣不蔽體(ti) 、饑寒交迫的日子,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更無從(cong) 談起……這就是民主改革之前西藏的真實世界。長期遭受殘酷壓迫和剝削的人民群眾(zhong) ,迫切要求摧毀那些桎梏人生存和發展的製度,要求像全中國人民一樣實行民主革命、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麵對廣大西藏人民的殷切希望,審視世界曆史發展的洪流大勢,中央人民政府決(jue) 定在雪域高原西藏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農(nong) 奴製,讓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成為(wei) 自己命運和西藏社會(hui) 的主人,以維護廣大民眾(zhong) 的正當權益。
毛澤東(dong) 同誌曾指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西藏民主改革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駐藏人民解放軍(jun) 、進藏幹部和西藏各族人民並肩戰鬥完成的,說到底民主改革的勝利是屬於(yu) 人民的勝利。1959年春天,在國外敵對勢力的支持下,極少數分裂分子在西藏策劃了武裝叛亂(luan) 。通過對比,人民群眾(zhong) 日益覺醒,認清了隻有共產(chan) 黨(dang) 、解放軍(jun) 才是他們(men) 根本利益的代表,是幫助他們(men) 獲得基本人權的依靠者,所以他們(men) 積極支援平叛作戰部隊,主動給解放軍(jun) 帶路送信,協助捕捉逃散叛亂(luan) 分子,為(wei) 部隊當向導、抬擔架、搞運輸,湧現出支前模範多吉、草原英雄布德等群體(ti) 。在平息叛亂(luan) 後的民主改革中,百萬(wan) 農(nong) 奴更是爆發出巨大的原動力,堅決(jue) 打破舊製度,徹底掙脫封建農(nong) 奴製度的束縛,推動西藏跨越式發展。同任何真正的革命運動一樣,西藏民主改革中,人民群眾(zhong) 是最終的決(jue) 定力量。
“貴族的太陽落下去了,我們(men) 的太陽升起來了。”民主改革後,世世代代受盡剝削和奴役的農(nong) 奴獲得了自由解放,分得了280多萬(wan) 克(約18.67萬(wan) 公頃)土地和其他生產(chan) 資料,當熊熊烈火燒掉契約和債(zhai) 據時,翻身農(nong) 奴載歌載舞,慶祝翻身解放。幾十年過去,曾經由少數人獨享的專(zhuan) 屬禁地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等變為(wei) 了世界文化遺產(chan) ;曾經被稱為(wei) “乞丐的喧囂”的格薩(斯)爾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公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曾經如乞丐一般的格薩爾藝人成為(wei) 藝術家,曾經流浪的歌者、舞者變成受人尊重的演員,曾經被視為(wei) 賤民的鐵匠變成工藝師……民主改革使百萬(wan) 農(nong) 奴從(cong) 政教合一的神權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使社會(hui) 生產(chan) 關(guan) 係得到徹底的調整,使生產(chan) 力獲得極大的解放,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dong) 流去!”正義(yi) 事業(ye) 和人心向背,曆來是重大變革取得勝利的決(jue) 定因素,這是曆史的辯證法,也是曆史的必然!讓人民獲得自由,讓社會(hui) 勃發生機,60餘(yu) 載的實踐證明,西藏民主改革,是屬於(yu) 人民的勝利!(新利平台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奮力續寫新時代的“蘇藏情”
3月26日,2022年江蘇省援藏幹部人才大會在拉薩召開。[詳細] -
從追趕到並肩追夢
複興號動車駛上雪域高原,再續“天路”傳奇;交通、物流、電商等領域多年的持續深耕,快遞“隔日達”在西藏不再是一件新鮮事。[詳細] -
網評:紀念,為了更好地前行
而紀念,不僅是為了不能忘記的過去,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更是為了以史為鑒、勇毅前行、開創未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