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走有中國特色的航天發展道路
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安全返回地麵,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發展航天事業(ye) ,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men) 不懈追求的航天夢。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又名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4月24日將迎來第六個(ge) 中國航天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載人航天、衛星通信、火箭技術等多個(ge) 領域碩果累累,令國人備感自豪。這些成就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凝聚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力量。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e) 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yu) 一代代航天人始終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定報國初心,踐行強國使命,勇於(yu) 創新突破,不斷攻克技術難關(guan) ,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guan) 、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中國空間站計劃實施的投資規模總體(ti) 適中,一直保持著與(yu) 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總體(ti) 水平相適應的節奏,從(cong) 國家發展戰略全局出發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投入較少、發展較快、成果較多、可持續的、富有中國特色的航天發展道路。載人航天工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又可以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升級,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國計民生密切關(guan) 聯。
未來,中國空間站還將開展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等一大批科學實驗和新技術驗證,有望在科學探索和應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同時,這些技術會(hui) 被更多地進行轉化,服務於(yu) 社會(hui) 經濟發展和國計民生。未來,中國載人航天也將會(hui) 從(cong) 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進而邁向深空。在進行空間站研製建設的同時,也開展了載人月球探測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方案深化論證。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既高大上,又要接地氣的偉(wei) 大事業(ye) 。我們(men) 要堅定不移走有中國特色的航天發展道路,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為(wei) 保護地球家園、增進民生福祉、服務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利平台 文/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網評: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歡迎英雄歸來!2022年4月16日0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三名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曆時6個月,從出發到歸航,感覺良好![詳細] -
網評:今天,致敬中國天團!
星河曙天,彩雲當歸。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的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凱旋歸來,熱烈歡迎他們回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