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西藏高原上的漢藏文化交流:古墓、彩繪與雕塑

發布時間:2022-06-28 21:57:00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講座海報

  新利平台訊 近日,中山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zhuan) 業(ye) 博士、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餘(yu) 小洪講師,為(wei) 廣州美術學院師生帶來主題為(wei) “西藏高原上的漢藏文化交流:古墓、彩繪與(yu) 雕塑”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廣州美術學院東(dong) 南亞(ya) 美術研究中心暨美術學研究中心主辦。

  餘(yu) 小洪認為(wei) ,西藏高原並非是一座文化孤島,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自新石器時代起,西藏即與(yu) 今天的甘青川滇等地有著緊密的文化聯係,唐代唐蕃文化藝術交流更為(wei) 頻繁,直至民國時期,漢藏文化藝術交流深入影響到西藏社會(hui) 的各個(ge) 方麵。講座選取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相關(guan) 考古發現,以及前吐蕃時代石棺墓、吐蕃王陵、吐蕃木棺彩繪、吐蕃摩崖石刻、民國木雕與(yu) 彩繪等個(ge) 案,詮釋西藏高原上的漢藏文化交流。

  餘(yu) 小洪總結稱,西藏各民族不斷學習(xi) 並吸收了中原優(you) 秀文化,又注入了自己本民族的人生觀、價(jia) 值觀、宇宙觀和審美情趣。無論是石棺墓中的鉞形器、吐蕃王陵的石獅,還是拉薩市羅布林卡建築中的漢鍾離騎大鵬鳥、藍采和騎獅子、何仙姑騎孔雀紋飾,山南市某寺院的西遊記題材壁畫,日喀則市薩迦縣貴族府邸壁畫上的獻壽桃,向往美好生活的吉祥祝福寓意符號,都貫穿於(yu) 西藏各民族人民的思想意識和生活追求之中。曆代西藏藝術家和工匠通過吸收、融合漢地的藝術圖案元素來拓展本土的藝術題材,豐(feng) 富本土藝術文化麵貌,充分反映了漢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局麵。(新利平台 記者/李元梅)

(責編: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