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黨(dang) 中央非常關(guan) 心西藏的發展穩定,為(wei) 了促進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黨(dang) 和政府及各對口援藏省市給予了西藏大力的援助,財政補貼、信貸優(you) 惠、輸入大量生產(chan) 物資及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無償(chang) 投入資金建設工廠、學校、道路……在黨(dang) 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下,西藏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ye) 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援藏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西藏的發展不能僅(jin) 靠對口援助,更需要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隨著援藏實踐的不斷深入,在推動實現西藏發展、穩定、民生改善等曆史性巨變的同時,援藏的領域日益拓寬、方式不斷創新、製度保障日趨完善。援藏工作已不再是單純性、長期性“輸血”,而是健康持久地“造血”。
各對口援藏省市紛紛探索更有價(jia) 值的援藏模式。比如,針對高原蔬果緊缺問題,山東(dong) 省濟南市的援藏幹部為(wei) 日喀則市白朗縣的農(nong) 牧民請來了技術人才,帶來了溫室蔬果種植技術,將白朗打造成高原蔬菜之鄉(xiang) 。再如,醫療組團式援藏隊伍,不僅(jin) 將技術帶到西藏,還根據西藏當地人才培養(yang) 特點,用一對一、手把手傳(chuan) 授的教學模式,使當地醫生更快速成長,形成“義(yi) 診+培訓”的援藏模式……“輸血”+“造血”援藏模式的開展,不僅(jin) 帶動當地群眾(zhong) 的就業(ye) ,還讓他們(men) 學會(hui) 了更多的技能。
同時,西藏有著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自然資源和能源資源。在援藏工作開展中,黨(dang) 和政府及各援藏省市從(cong) 西藏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入手,借助內(nei) 地優(you) 勢資源,形成內(nei) 地與(yu) 西藏之間的互補,促進西藏特色產(chan) 業(ye) 的發展。比如幫扶西藏發展旅遊文化、藏醫藏藥、民族手工業(ye) 、高原生物產(chan) 品等特色產(chan) 業(ye) ,促使了西藏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為(wei) 西藏農(nong) 牧民自我發展能力提高帶來了新機遇。
如今的西藏,社會(hui) 和諧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民生改善、民族團結,正昂首闊步走在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康莊大道上。西藏所取得的成就,是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頑強拚搏的結果,也是全國人民大力支持的結果。未來,援藏工作還需繼續努力,不僅(jin) 要“輸血”,更要注重“造血”,讓“有限”的資源,煥發出“無限”的活力。(新利平台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