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王楨睿:在青藏集團公司工作的這一年

發布時間: 2023-01-01 12:41:00 來源: 新利平台

  2021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黨(dang) 組決(jue) 定對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藏集團公司)進行對口支援、掛職幫扶。經過嚴(yan) 格篩選,來自中國鐵路沈陽、西安、成都、蘭(lan) 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的43名幹部登上西進的列車,踏上了雪域高原的掛職幫扶之路,王楨睿就是其中之一。

  出生於(yu) 1984年的王楨睿是一名“鐵三代”,從(cong) 小在鐵路邊聽著火車汽笛聲長大,在家庭環境熏陶下,對鐵路有著深深的感情。高中畢業(ye) 後,王楨睿報考了石家莊鐵道學院,學成後,應聘到成都局集團公司重慶工務段工作。

  工作之後,王楨睿先後參與(yu) 了川黔線大修、興(xing) 隆場開站、渝貴線開通等重要施工,在組織的細心培養(yang) 下,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學習(xi) 中,從(cong) 一名實習(xi) 生成長為(wei) 中層管理幹部,積累了豐(feng) 富的線路養(yang) 護經驗,具備了獨當一麵的工作能力,也期待著更多的鍛煉機會(hui) 。

  正因為(wei) 如此,當2021年10月,接到國鐵集團關(guan) 於(yu) 支援青藏集團公司的通知時,王楨睿很激動,用他自己的話說,“心中的激情如火苗遇上了幹柴熊熊燃燒”。但考慮到家裏的老人、正在讀小學的女兒(er) 和剛剛兩(liang) 歲的兒(er) 子都需要照顧時,心裏又有些矛盾。但最終,對青藏鐵路的向往和走出來看看想法占了上風。出人意料的是,在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後,得到家人們(men) 一致支持,不單是妻子的那句“沒事,家裏有我”讓他感動萬(wan) 分,讀小學的女兒(er) 更是用崇拜的眼神注視著他,越發堅定了他的信心。

  王楨睿第一個(ge) 向單位主要領導匯報了報名的意願,同樣也得到了大力支持。考慮到自己的體(ti) 重略重,為(wei) 了能有更好的工作狀態,王楨睿在保持身體(ti) 健康的同時,積極減肥,清淡飲食,15天瘦了7斤,如願加入了幫扶工作。

  當年11月30日,王楨睿隨幫扶交流組來到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工務段報到,擔任格爾木工務段線路技術信息科科長,主要負責鐵路線路的日常養(yang) 護管理工作。


圖為(wei) 王楨睿在工作中。供圖:青藏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攝影:東(dong) 科力加

  王楨睿之前有過高海拔作業(ye) 的經曆,還算比較適應高原環境,但是從(cong) 平均相對濕度70%-80%的重慶,到相對濕度隻有20%左右的格拉段鐵路沿線,氣候幹燥對他來說是個(ge) 問題。腳踝上起疹子,又幹又癢,隻能塗上有保濕效果的潤膚油稍加緩解。

  為(wei) 了讓掛職幫扶幹部盡早適應高原環境,青藏集團公司製定《對口支援、掛職幫扶人員管理辦法》,從(cong) 生活起居、日常考核、待遇獎勵、學習(xi) 培訓、衛生保障、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和後勤保障等方麵,予以全方位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和幫助支持。工作之餘(yu) ,還可以打打台球,下下象棋,看看書(shu) ,網絡信號也流暢。常年奔波在外的工作性質造就了王楨睿的耐力和承受力,他不覺得苦,甚至覺得工作環境還不錯。


圖為(wei) 王楨睿在施工作業(ye) 結束後休息。供圖:青藏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攝影:陳少峰

  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支援工作已經過去一半兒(er) 了,經過前期的調研,幫扶交流組製定了一套細致的工作方案,截至目前,線路專(zhuan) 業(ye) 的生產(chan) 組織已基本形成,效果較為(wei) 顯著。專(zhuan) 業(ye) 修理工作全麵開展,提升了線路設備狀態,設備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在此期間,王楨睿下現場130餘(yu) 次,平均每個(ge) 月去10多次。在海拔4000多米的格拉段曾經連續住了35天,徒步檢查線路加起來超過100公裏。徒步檢查線路是王楨睿工作中的一部分,以往在低海拔地區,一天能走16公裏到20公裏,但是在高原,每天走5公裏都比較吃力,有時候咬咬牙也隻能走8公裏。即便如此,他也一步一步走上去了。辛勤的勞作和更清淡的飲食,讓王楨睿的體(ti) 重從(cong) 報名參與(yu) 幫扶工作時的188斤,降到了157斤。減重31斤,讓他在工作之餘(yu) ,也收獲滿滿。

  王楨睿積極參與(yu) 段黨(dang) 委組織的各項活動,也因此有機會(hui) 深入學習(xi) 和感悟“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置身空曠的大西北、茫茫戈壁,親(qin) 身感受到了自然環境的艱苦,讓他對常年、甚至一輩子都工作生活在高原一線的同行們(men) 也更加敬重和欽佩,在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過程中,彼此深入交流,互學互進。王楨睿過來以後學到很多東(dong) 西,用他的話說,這邊的兄弟們(men) 特別可愛。同時他也希望這麽(me) 多吃苦耐勞、耐得住寂寞、勤懇優(you) 秀的同事們(men) 能走出去看看。

  如今,幫扶工作隻有10個(ge) 月的時間了,王楨睿每天都感覺時間不夠用,希望能用自己所學的專(zhuan) 業(ye) 和工作經驗,為(wei) 青藏鐵路的運維管理發揮作用。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格爾木工務段黨(dang) 委組織了多次集中學習(xi) 和個(ge) 人學習(xi) 。王楨睿在學習(xi) 的同時,也決(jue) 心立足本職工作,把之前的一些想法落實。圍繞著專(zhuan) 業(ye) 化管理體(ti) 係建設,他為(wei) 自己這1年的工作做了認真的總結。王楨睿說,工作沒有捷徑可走,隻能一步一步地慢慢摸索推進,不辜負組織的信任,讓青春之花綻放在雪域高原,讓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厚重和精彩。(新利平台 記者/王藝靈 楊月雲(yun) 歐帆)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