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ge) 重大問題》一文中強調,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政府投資要在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上加大力度,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nong) 業(ye) 、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2022年,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曆史性突破。例如,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湖南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等34項工程基本建成並開始發揮效益、西藏列入全國172項重大水利項目的拉洛工程竣工並全麵發揮綜合效益……
眾(zhong) 所周知,水利建設不僅(jin) 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是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在西藏, 2022年,拉洛工程竣工並全麵發揮綜合效益、湘河工程順利下閘蓄水;全年新增水庫總庫容1.16億(yi) 立方米,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1.12億(yi) 立方米,新增和改善農(nong) 田灌溉麵積135萬(wan) 畝(mu) ,農(nong) 田灌溉水利用係數達到0.456以上;落實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資金7.86億(yi) 元,受益人口26.71萬(wan) 人,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66.1%……這一係列“亮眼”成績,顯示了西藏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nei) 動力。
據了解,西藏各級水利部門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主動擔當、忠誠履職,在工作中取得了優(you) 異成績。其中,在重大工程建設方麵,取得重要進展,西藏全年落實水利投資73億(yi) 元;在農(nong) 村,農(nong) 村供水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超額完成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年度目標任務;在水旱災害防禦方麵,連續5年實現水旱災害零傷(shang) 亡,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在水利工程運行管護方麵,水資源節約管理持續強化,河湖生態治理保護深入實施,水利體(ti) 製機製法治不斷健全,水利行業(ye) 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們(men) 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製定一係列具有全局性意義(yi) 的區域重大戰略,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在西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大力加強水資源配置,累計落實水利投資684.5億(yi) 元,科學規劃建設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在防洪減災方麵,“十二五”以來,西藏大力開展4大類防洪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超100億(yi) 元,對雅魯藏布江、怒江和瀾滄江等8條重要河流重點河段進行了治理;在夯實農(nong) 田灌溉基礎方麵,西藏累計落實投資109.23億(yi) 元,建成滿拉、江北等一批大中型灌區,實施100個(ge) 重點灌區與(yu) 節水增效工程等;在全麵落實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製度方麵,2020年,西藏全區萬(wan) 元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32.1%,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48.9%,超額完成“十三五”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製度考核指標;同時,西藏河湖長體(ti) 係全麵建立,共設立區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河湖長1.47萬(wan) 名,累計巡查河湖34.9萬(wan) 人次……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更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起步之年。麵對機遇與(yu) 挑戰,西藏各級水利部門根據雪域高原的自身特點,明確方向、聚焦重點,不斷提高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水平,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創建工作。據悉,水利部門從(cong) 全局出發,紮實做好相關(guan) 重點工作,首先,是圍繞促發展,狠抓重點項目建設;其次,是圍繞防風險,狠抓水旱災害防禦;三是圍繞守底線,狠抓供水灌溉保障;四是圍繞護安瀾,狠抓河湖生態治理;五是圍繞強基礎,狠抓體(ti) 製機製法治;最後,要圍繞固根本,狠抓黨(dang) 建和黨(dang) 風廉政建設。
目前,西藏正在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責任,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並根據雪域高原的環境特點,切實保護好“亞(ya) 洲水塔”,建設美麗(li) 幸福新西藏。(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