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會委員說】“小種子”貢獻“大力量” 雪域高原鄉村振興正當時

發布時間: 2023-03-09 14:08:00 來源: 新利平台

  3月5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培育發展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不斷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錨定建設中國特色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如何科學謀劃和推進三農(nong) 工作?在人民網開展的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調查中,“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入選十大熱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為(wei) 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


圖為(wei)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農(nong) 業(ye) 研究所副研究員達瓦頓珠

  成績矚目 振奮人心

  “糧食產(chan) 量連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cong) 67%提高到73%”“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係統地回顧了過去5年來,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所取得的曆史性成就。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很多關(guan) 於(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三農(nong) 工作的內(nei) 容,比如‘穩定糧食生產(chan) 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等。”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農(nong) 業(ye) 研究所副研究員達瓦頓珠認真研讀了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後,感到非常的受鼓舞,很振奮。達瓦頓珠認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人類曆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在各項工作特別是經濟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小種子”貢獻“大力量”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較為(wei) 複雜。“青稞的穩產(chan) 性、對不同生態區的適應性相對於(yu) 其他作物來說較好,在西藏種植麵積範圍最廣。作為(wei) 西藏自治區第一大糧食作物,藏族群眾(zhong) 利用青稞做糌粑、釀酒、作飼料等。西藏的青稞生產(chan) ,不僅(jin) 直接關(guan) 係到藏族群眾(zhong) 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穩定和發展國民經濟也有重要的意義(yi) 。”達瓦頓珠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黨(dang) 中央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下,西藏自治區持續深化農(nong) 牧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據達瓦頓珠介紹,通過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基礎設施,西藏自治區標準農(nong) 田的改造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現已經接近400萬(wan) 畝(mu) ,其中青稞的良種推廣麵積已經超過了200萬(wan) 畝(mu) 。同時,國家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不斷加深,農(nong) 牧業(ye) 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通過重大科技專(zhuan) 項來支撐,農(nong) 業(ye) 領域的研究從(cong) 政策上到經費上都有非常好的保障,這也大力推動了西藏的種業(ye) 科技振興(xing) 。

  科研薪火 代代相傳(chuan)

  作為(wei) “青稞之父”尼瑪紮西的學生,達瓦頓珠從(cong) 老師身上不僅(jin) 僅(jin) 學到了專(zhuan) 業(ye) 知識,還有勤奮肯幹、恪盡職守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

  西藏自治區目前主要以春青稞為(wei) 主,冬青稞的麵積較小。海拔3800米以上農(nong) 區隻能種春青稞,冬天土地裸露,既不利於(yu) 環境保護,也影響青稞產(chan) 量和品質。冬青稞產(chan) 量比春青稞高,而且有利於(yu) 冬季水土保持、生態改善。“如果能夠擴大冬青稞的種植麵積,除了能提高產(chan) 量和品質,生產(chan) 之後還可以帶動複種工作,一年可以收割兩(liang) 次,從(cong) 而實現收益的最大化。”達瓦頓珠表示。

  達瓦頓珠的團隊目前正在研究西藏冬青稞的遺傳(chuan) 育種,重點改良它的耐寒性、早熟性,培育突破性優(you) 良品種,優(you) 化良種布局,促進種業(ye) 結構調整,盡可能實現種植麵積的擴大化。

  “尼瑪紮西老師有一個(ge) 願望,他希望我們(men) 堅持10年、15年,把冬青稞育種和複種工作做好,真正發揮冬青稞生產(chan) 的優(you) 勢。這就是我們(men) 接下來要做的具體(ti) 的工作,也是在傳(chuan) 承尼瑪紮西老師的精神。”達瓦頓珠動情地說道。

  勇擔使命 履職盡責

  從(cong) 一名農(nong) 業(ye) 科學研究者,到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此次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達瓦頓珠深感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他表示做科研隻有腳踏實地,才能久久為(wei) 功。隻有時刻保持家國情懷,努力用所學知識服務基層,在科學研究中不斷尋求突破,才能以切實行動傳(chuan) 承尼瑪紮西老師的科學精神。

  “作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除了把本職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把黨(dang) 中央的政策要宣傳(chuan) 好,做好一名宣傳(chuan) 員;同時更需要深入基層做調研,把自治區老百姓們(men) 想傳(chuan) 達、想解決(jue) 的內(nei) 容收集起來,形成一些好的提案。”談及未來的打算,達瓦頓珠信心滿滿、充滿期盼。(新利平台 策劃/楊茂瑋 王碩 記者/楊眉笑 周晶 趙振宇 陳浩力)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