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觀察:藏醫藥高質量發展給雪域高原帶來了什麽

發布時間: 2023-04-12 22:09:00 來源: 新利平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誌。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wei) 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為(wei) 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規範民營醫院發展。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nong) 村和社區。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隨著人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全國人民的健康消費需求和水準迅速增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將更多醫療機構納入醫聯體(ti) 、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製、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等措施,持續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近年來,我國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持續升級,覆蓋城鄉(xiang) 的醫療衛生服務三級網絡不斷健全。在雪域高原,西藏基本形成了以拉薩為(wei) 中心、覆蓋全區的藏醫藥服務體(ti) 係。據了解,截至2023年3月底,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從(cong) 2012年的50%、71%、15%提高到100%、94.4%和42.4%。

  據悉,十餘(yu) 年來,西藏自治區堅持中西醫並重,注重發揮藏醫藥獨特優(you) 勢,促進藏醫藥事業(ye) 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西藏全區藏醫醫療機構數量、衛生技術人員及床位數由2012年的28家、2230人、1364張,分別增加至2021年的49家、3800人、2895張;2021年西藏全區藏藥產(chan) 業(ye) 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產(chan) 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經濟目標;17家藏藥生產(chan) 企業(ye) 通過國家GMP認證,能夠生產(chan) 360多個(ge) 藏藥品種……

  下麵,以昌都市藏醫院發展為(wei) 例,看看藏醫藥高質量發展路徑。全國人大代表、西藏昌都市藏醫院胃腸科副主任醫師澤仁永宗,是西藏藏醫藥事業(ye) 繁榮發展的見證者和親(qin) 曆者。上世紀90年代,澤仁永宗在西藏藏醫藥大學就讀,畢業(ye) 後進入當時的昌都地區藏醫院工作。隨著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此後組團式醫療援藏工作的開展,藏醫藥發展逐漸進入“快車道”。2019年,昌都市藏醫院從(cong) 三級乙等民族醫院升級為(wei) 三級甲等民族醫院。據澤仁永宗介紹,從(cong) 業(ye) 20多年來,她親(qin) 曆了西藏藏醫藥領域不斷發展壯大。昌都市藏醫院臨(lin) 床以藏醫診療為(wei) 主,結合西醫輔助檢查治療。如今,昌都市藏醫院已經發展到職工和醫務人員共有300多人,擁有十多個(ge) 科室,包含針灸推拿、藥浴藥蒸、預防保健等特色科室……

  藏醫藥的發展傳(chuan) 承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這門古老醫學是世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與(yu) 自然和各種疾病的鬥爭(zheng) 中,不斷積累總結出的智慧結晶。目前,西藏藏醫藥已形成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chan) 業(ye) 、文化全麵發展的新格局。

  在推進藏醫藥產(chan) 業(ye) 方麵,西藏成立了藏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領導小組,積極推動藏醫藥生產(chan) 逐步邁向標準化、規範化軌道;2022年,西藏藏藥生產(chan) 企業(ye) 銷售額突破25億(yi) 元,藏醫藥生產(chan) 企業(ye) 上繳稅收3.5億(yi) 餘(yu) 元;2023年,“中國藏藥資源庫”正式建成啟用,截至目前,中國藏藥資源庫錄入了1541種藥材的文字信息,完成審核並發布319種;錄入了590首方劑信息,完成審核並發布523首。“十四五”期間,西藏還將繼續完善藏醫藥人才培養(yang) 模式,運用好現代科學技術和傳(chuan) 統研究方法,加快藏醫藥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助力藏醫醫療、教育、科研和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在新征程,要不斷弘揚藏醫藥文化,同時,要繼續加強藏醫藥文化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隨著西藏社會(hui) 經濟高質量發展、健康西藏戰略的積極推進,以及藏醫藥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切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