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6月2日,“戲舞雪域——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藏戲藝術推廣研討會(hui) ”在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舉(ju) 行。研討會(hui) 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民間藝術團的藝術家們(men) 表演了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片段,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圍繞藏戲研究與(yu) 傳(chuan) 承發展等話題進行了充分交流。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民間藝術團的藝術家們(men) 在“戲舞雪域——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藏戲藝術推廣研討會(hui) ”上表演藏戲開場《溫巴頓》片段 攝影:劉莉
本次研討會(hui)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和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共同主辦。研討會(hui) 全麵總結了藏戲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以來,我國藏戲傳(chuan) 承發展和研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績。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馗擔任研討會(hui) 主持人。王馗對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民間藝術團不遠千裏來到北京進行藏戲表演表示了誠摯的感謝。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民間藝術團的藝術家們(men) 在“戲舞雪域——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藏戲藝術推廣研討會(hui) ”上表演藏戲開場《溫巴頓》片段 攝影:劉莉
西藏藏劇團副團長米瑪普赤就藏戲的起源、藏戲的特點、藏戲的流派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伴隨著雄渾響亮的鼓鈸聲,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民間藝術團的藝術家們(men) 表演了藏戲開場《溫巴頓》、藏戲唱腔《朗薩雯波》之貢桑德慶唱腔、拉薩囊瑪《吉白尼瑪》、嘎爾《郎卓》等經典片段。精美的服飾、鏗鏘的唱腔、緊湊的故事情節……贏得了與(yu) 會(hui) 嘉賓的連連讚歎與(yu) 陣陣掌聲。
圖為(wei) “戲舞雪域——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藏戲藝術推廣研討會(hui) ”現場 攝影:劉莉
在交流研討中,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就藏戲研究最新學術成果、藏戲的傳(chuan) 承推廣等話題發表了看法。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中央文史館館員田青提出,作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藏戲,其保護與(yu) 創新要以深入學習(xi) 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基礎,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好什麽(me) 是應該保護的、什麽(me) 是可以創新的。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教授蘇發祥認為(wei) ,藏戲表演是藝術的盛宴,藏戲有六美,即起源之美、內(nei) 容之美、舞蹈之美、唱腔之美、服飾之美、音樂(le) 之美,藏戲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生動表現。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教授幹木滾表示,在藏戲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傳(chuan) 承人的培養(yang) ,同時跟進藏戲的理論實踐研究,加強協同合作,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中央戲劇學院教授麻國鈞認為(wei) ,藏戲從(cong) 整體(ti) 上看與(yu) 傳(chuan) 統戲劇呈現出相同的藝術風貌,無疑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戲至今沒有完全脫離其原本的文化空間令人欣慰。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李悅分析,藏族古老的曆史、文化、音樂(le) 、舞蹈、詩歌、說唱、雜技等被藏戲吸收所形成的古老而獨特、自由而規範的藏族傳(chuan) 統藝術,是藏戲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藏戲固有的文化傳(chuan) 統一定要予以堅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認為(wei) ,藏戲是中華民族民族團結、文化交融互鑒的結晶與(yu) 成果之一,保護藏戲也是保護中華民族民族團結的曆史和文化記憶的重要內(nei) 容。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毛小雨提出,在藏戲保護的過程中可以走兩(liang) 條路:一是保護好藏戲作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傳(chuan) 統,二是在傳(chuan) 統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藏戲形式等以適應市場。大家一致認為(wei) ,古老的藏戲藝術不僅(jin) 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chuan) 承,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得到了發展和創新,豐(feng) 富了當地群眾(zhong) 的文化生活,並向世界展示著藏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和藝術魅力。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民間藝術團的藝術家們(men) 與(yu) “戲舞雪域——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藏戲藝術推廣研討會(hui) ”專(zhuan) 家合影 攝影:劉莉
本次研討會(hui) 是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 )“遇見非遺”係列社教活動之一,也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前海論壇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基本科研業(ye) 務費資助項目《藏戲藝術體(ti) 係研究》的內(nei) 容之一。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各部門、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大學等有關(guan) 高校與(yu) 研究機構的專(zhuan) 家學者、師生參加了研討會(hui) 。(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