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如何傳承和弘揚西藏優秀傳統文化?藏學專家如是說

發布時間:2023-09-15 02:37: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9月13日上午,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辦,主題為(wei) “著眼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堅持傳(chuan) 承和弘揚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術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行。


圖為(wei) 學術研討會(hui) 現場 攝影:王茜

  來自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藏藏醫藥大學、青海省政協、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等單位的專(zhuan) 家學者近50人參加了此次會(hui) 議。會(hui) 議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鄭堆主持。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黨(dang) 組書(shu) 記陳宗榮在致辭中表示,召開本次研討會(hui) ,是藏學界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ti) 舉(ju) 措。他強調,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堅守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魂脈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根脈,及時科學解答時代新課題,不斷提出新理念新觀點新舉(ju) 措,為(wei) 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應有的貢獻。


圖為(wei) 學術研討會(hui) 現場 攝影:王茜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圍繞主題,從(cong) 文化的發展曆史、承載文物、傳(chuan) 承方式等多個(ge) 角度,深入探討如何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如何傳(chuan) 承和弘揚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大家以詳實的數據說明、生動的案例解析分享研究成果、探討熱點問題,為(wei) 弘揚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藏學研究事業(ye) 發展進步提供理論支撐。

  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藏族與(yu) 其他各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共同塑造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會(hui) 上,關(guan) 於(yu) 對藏族文化的正確認識和整體(ti) 把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hui) 原副主任、教授丹珠昂奔作了題為(wei) 《關(guan) 於(yu) 藏族文化傳(chuan) 承發展的三個(ge) 維度》的主旨發言,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雲(yun) 就《論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yu) 創新性發展》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在關(guan) 於(yu) 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中華文化的關(guan) 係討論中,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期刊社社長蘇發祥,西南民族大學教授德吉草,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一級巡視員程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曆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邱熠華分別作題為(wei) 《從(cong)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特點看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和合偕習(xi) 美美與(yu) 共》《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從(cong) 民國時期漢藏文化交流史看藏族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的主旨發言。

  青海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hui) 副主任、青海省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西寧宏覺寺住持噶爾哇·阿旺桑波介紹了他總結提出的藏學“健康學、倫(lun) 理學、曆史學、哲學、宇宙學五大理論學科體(ti) 係”在京藏古道上的傳(chuan) 承與(yu) 傳(chuan) 播。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教授黃維忠根據個(ge) 人研究領域,從(cong) 文化發展的曆史角度作題為(wei) 《吐蕃文化特性探析》的主旨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烏(wu) 雲(yun) 畢力格、西藏藏醫藥大學校長米瑪、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曆史研究所研究員梁俊豔分別作題為(wei) 《西藏五色象征與(yu) “青色蒙古”:談西藏優(you) 秀文化的傳(chuan) 播與(yu) 影響》《傳(chuan) 承發展優(you) 秀藏醫藥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從(cong) 西藏博物館新館展覽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的主旨發言,從(cong) 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承載實體(ti) 切入展開了交流探討。


圖為(wei) 學術研討會(hui) 現場 攝影:王茜

  本次研討會(hui) 雖然時間緊湊,但內(nei) 容精彩豐(feng) 富、研討範圍廣泛,取得了圓滿成功。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一致表示,通過研討交流,加深了對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認識,凝聚了共識,今後將繼續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為(wei) 引領,牢牢把握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深入開展理論創新,多產(chan) 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為(wei) 傳(chuan) 承和弘揚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