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12月14日,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截至目前,山南市已成功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圖為(wei) 新聞發布會(hui) 現場 攝影:王佳豪
山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牟永文從(cong) 九個(ge) 方麵詳細介紹了山南市在開展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山南市將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等作為(wei) 各級各部門黨(dang) 委(黨(dang) 組)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和領導幹部理論研修班重點學習(xi) 內(nei) 容,近2000名幹部參加生態文明主題培訓,邀請西藏自治區相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開展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專(zhuan) 題講座,並積極組織參加相關(guan) 部門專(zhuan) 題培訓,山南市幹部生態環保意識進一步提升。山南市567個(ge) 駐村工作隊采取“互動式”“引導式”“啟發式”“滴灌式”等宣講方式,開展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4857場次,受教育群眾(zhong) 達41萬(wan) 人次。
生態保護修複成效顯著
山南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統籌推進山南雅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共四批次78個(ge) 子項目,截至11月底,已完工子項目51個(ge) ,完成投資28.1億(yi) 元,完成率達90.55%。紮實推進拉薩南北山(貢嘎吉納片區)造林綠化工程,項目完成率及植樹成活率均居西藏自治區前列,雅江兩(liang) 岸麵山造林綠化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嚴(yan) 格落實“林長製”,每年組織開展大規模群眾(zhong) 性義(yi) 務植樹活動,著力打造雅江中遊百裏生態走廊和沿喜馬拉雅北麓生態廊道。截至目前,山南(實際控製線以內(nei) )森林麵積118.28萬(wan) 公頃,人工林麵積3.26萬(wan) 公頃,其他林地麵積9.17萬(wan) 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79%。雅江兩(liang) 岸春冬季節風沙天氣持續減少,風沙對周邊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和重要基礎設施的影響不斷降低。
無廢城市建設加快推進
山南市印發了《山南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製定《山南市“無廢城市”建設鼓勵辦法(試行)》《“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聯席會(hui) 議製度》,共設置“十四五”無廢城市建設指標41項,截至11月底,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15項,所有指標均達到2023年控製目標,成功創建“無廢城市細胞”示範39家。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宣講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ye) 等活動。
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不斷鞏固
山南市落實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依法關(guan) 停雅江兩(liang) 岸、鐵路公路沿線100餘(yu) 家采石采砂場,全麵開展生態修複;嚴(yan) 禁“兩(liang) 高”企業(ye) 和項目進入山南。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guan) 係,持之以恒抓好水、大氣、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製定印發《山南市進一步深入實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2022-2025年)》,完成2021年度和2022年度溫室氣體(ti) 清單編製。實時監測市域內(nei) 3家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9條檢測線,截至11月底,共檢測(含遙感檢測)14.83萬(wan) 車次,遙感檢測合格率為(wei) 100%,山南市空氣環境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達99.4%。健全市縣鄉(xiang) 村四級河湖長管理體(ti) 係,設置河湖長1900餘(yu) 名,持續開展“黑臭水體(ti) ”排查,保持水體(ti) “零”黑臭;加快推進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定期開展水源地水質監測和環境問題排查,建立地下水“雙源”清單,實施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今年完成15個(ge) 入河排汙口規範整治,審批6個(ge) 入河排汙口。編製《山南市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環境監測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山南市涉重金屬礦區曆史遺留固體(ti) 廢物排查項目實施方案》,審查94個(ge) 地塊的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截至11月底,山南市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環境質量達標率持續保持100%,土壤環境安全穩定,汙染防治攻堅成效不斷鞏固。
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加快推進
山南市全力推動雅江中遊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曲鬆縣羅布莎85萬(wan) 千瓦、加娃85萬(wan) 千瓦市場化並網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建設;洛紮雄曲流域規劃總裝機54千瓦,已建成運營拉郊水電站(1.2萬(wan) 千瓦),拉康水電站(16萬(wan) 千瓦)首台機組3月投產(chan) 發電。加快街需水電站、冷達水電站、措美哲古風電場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鬆布曲、俄東(dong) 橋水電站、巴玉水電站、增期抽蓄電站、永木二級抽蓄電站、大古二級(一期)抽蓄電站等項目前期論證和核準審批。目前,山南市清潔能源電力已建在建總裝機達505萬(wan) 千瓦,其中已建電力裝機228.9萬(wan) 千瓦,占全區總量的33%。同時,圓滿召開“山南市2023年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論壇”,編製《山南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1-10月,全市綠色工業(ye) 項目共44個(ge) ,完成投資5.69億(yi) 元,完成目標的122%。
生物多樣性保護有力有效
山南市印發《山南市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拍攝山南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chuan) 片,組織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宣傳(chuan) 活動,深入開展“昆侖(lun) 2023”“雷霆2023”等專(zhuan) 項行動,全年共偵(zhen) 破涉破壞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案件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涉案金額達到112.87萬(wan) 元。在“亞(ya) 洲水塔保護專(zhuan) 項”行動中,市縣兩(liang) 級檢察機關(guan) 共受理行政公益訴訟線索49件,立案審查49件。注重在水電開發中保護高原魚類,加查縣藏木電站投資 3.2億(yi) 元建成長約 3600餘(yu) 米的魚道,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亞(ya) 洲地區落差最大的魚道工程。
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
山南市出台《山南市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專(zhuan) 項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設置1000萬(wan) 元專(zhuan) 項獎勵資金。全麵落實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紮實開展人畜分離、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城鄉(xiang) 環境麵貌煥然一新。全市累計開展村莊清潔行動6千餘(yu) 次,出動人力13.67萬(wan) 人次。2023年計劃實施宜居宜業(ye) 和美村莊48個(ge) ,已完工44個(ge) ,完工率91.7%;全市監測平台中7.7萬(wan) 戶農(nong) 戶已完成人畜分離5萬(wan) 戶。曲鬆縣被評為(wei) 全國2022年度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推薦2022年自治區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30個(ge) ,目前已獲批複。
生態文明宣教形式豐(feng) 富
結合“6·5”世界環境宣傳(chuan) 日、8月生態文明宣傳(chuan) 月等活動,山南市累計開展相關(guan) 宣傳(chuan) 宣講8000場次,受眾(zhong) 63萬(wan) 餘(yu) 人次。在市級官方媒體(ti) 、新聞網站、新媒體(ti) 平台賬號等發布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相關(guan) 報道和生態文明海報、組圖、短視頻、漫畫、H5等500餘(yu) 篇(條)。《江山如畫》《雅魯藏布的倒影》等一批反映保護綠色生態的歌舞類節目,深受廣大群眾(zhong) 喜愛。
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
山南市製定出台《山南市雅魯藏布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4部地方性法規,實施《山南市“十四五”國土空間生態修複規劃》,完成“三區三線”劃定,生態環境保護製度不斷完善。年內(nei) 審批環境影響評價(jia) 報告142個(ge) ,登記備案472個(ge) ,完成56家單位排汙許可證延續、變更、申請辦理工作。製定出台《山南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山南市生態環境部門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銜接機製》等製度,充分發揮電力環保智慧監管平台、企業(ye) 汙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監控)、無人機執法等作用,將環境執法由過去“地麵”延伸到“空中”,實現了傳(chuan) 統執法向科技執法轉變;山南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在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中榮獲團體(ti) “一等獎”和個(ge) 人“第一名”等榮譽,全市生態環境監管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截至11月底,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wei) 決(jue) 定書(shu) 26份,立案查處企業(ye) 12家,處罰金額165.7餘(yu) 萬(wan) 元,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新聞發布會(hui) 上,山南市生態環境局相關(guan) 負責人還就山南市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工作的特色、亮點;山南市目前創建國家級“無廢城市”的進展和成效;山南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的最新進展等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新利平台 記者/王佳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