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清明,在慎終追遠中禮敬生命熱愛生活

發布時間:2024-04-03 22:41:00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同心·共鑄中國心”活動中,來自首都北京的醫療專(zhuan) 家在貴州省遵義(yi) 市紅軍(jun) 烈士陵園內(nei) 向紅軍(jun) 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攝於(yu) 2024年3月31日)攝影:趙振宇

  “又見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清明時。”清明,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ge) 重要節氣。從(cong) 自然時令來講,蘊含著春和景明、萬(wan) 象更新之意;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來說,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傳(chuan) 統節日。清明將至,讓我們(men) 在慎終追遠中禮敬生命,熱愛生活。 

  生者尋根,葉落歸根。清明節作為(wei) 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傳(chuan) 統節日,億(yi) 萬(wan) 中華兒(er) 女在祭祖掃墓中寄托哀思,在緬懷先烈中慎終追遠。與(yu) 春節、中秋等傳(chuan) 統節日相比,清明更多了對生命與(yu) 死亡的思考,更多了對“根”與(yu) “魂”的追思。手捧鮮花尊祖敬宗,網絡祭掃“雲(yun) ”思萬(wan) 裏,通過節日我們(men) 追思親(qin) 情表達孝道,增強的是家族血脈認同和情感聯係。在貴州省遵義(yi) 市紅軍(jun) 烈士陵園內(nei) ,來自首都的醫療專(zhuan) 家瞻仰紅軍(jun) 烈士紀念碑,向烈士敬獻鮮花;在拉薩烈士陵園裏,孩子們(men) 輕輕擦去墓碑上的浮塵,駐足默讀烈士碑文。今日新中國的偉(wei) 大成就,是無數先烈用英勇抗爭(zheng) 、英勇犧牲、英勇拚搏換來的。掃墓祭祖,緬懷先烈,通過節日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 

  春和景明,天地明潔。清明時節大地複蘇、生機勃勃,不僅(jin) 是肅穆的祭掃與(yu) 緬懷,也是歌詠生命的節氣。清明節古稱“踏青節”,清明之時天氣已逐漸晴朗、溫暖,桃紅李白,含笑盛開,春雨充沛,草木柔美。人們(men) 踏青而行,折柳、沐浴、放風箏、吃寒食,緬懷先人的同時也在感受生命成長的氣息。在西藏林芝,雪山下的桃花已含苞待放,正待全國各族遊客前來觀賞;在江蘇揚州瘦西湖,湖邊的垂柳、園內(nei) 的各種花卉,構成了一幅唯美的江南春日圖畫。尋山問水、圍坐野宴、抵暮而歸,我們(men) 從(cong) 追思先人中獲得慰藉,我們(men) 從(cong) 自然風景中獲得力量。 

  逐春踏青,不負年華。時光從(cong) 不停留,四季輪回不斷。我們(men) 因為(wei) 禮敬生命,所以敬獻哀思;我們(men) 因為(wei) 熱愛生活,所以親(qin) 近自然。對逝者的祭奠,對生命的歌詠,最終都會(hui) 落腳到每個(ge) 現實的日子裏。雖“清明時節雨紛紛”,但仍“春城無處不飛花”,如何過好當下,如何麵向未來,或許透過清明,超脫生死,會(hui) 讓人更好地思考與(yu) 選擇。冬去春來,楊柳依依,生命的活力在春日裏是種無法阻擋的力量;慎終追遠,勇毅前行,讓生命的生長燦若夏花!(新利平台 文/趙振宇)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