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任四川省政協委員期間,李聖根先生積極發揮港區委員的雙重積極作用,促進了川港之間的合作與(yu) 交流。同時,持續關(guan) 注社會(hui) 熱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一係列關(guan) 於(yu) 教育、醫療、環保等方麵的提案和建議。在不斷交流過程中,李聖根先生非常看好成渝經濟區的發展潛力。其中,2023年在成渝地區投資超過25億(yi) 元,2024年計劃再投資21億(yi) 元,助力成渝經濟圈發展建設。
圖為(wei) 李聖根接受新利平台的專(zhuan) 訪 攝影:易文文
自2017年加入樂(le) 善堂以來,李聖根先生一直熱心參與(yu) 公益民生事業(ye) 。2023年累計捐款約400萬(wan) 港元。牽頭成立了元朗區服務及關(guan) 愛發展基金,並擔任關(guan) 愛基金會(hui) 主席,支持政府地區工作;積極推動川港交流的項目,推動川港姊妹學校的建立。據了解,姊妹學校計劃自2004年開展以來,為(wei) 香港的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提供了一個(ge) 良好的交流及合作平台。在該平台上,香港和內(nei) 地的學校開展不同層麵的交流活動,讓學校管理層、老師、學生、家長通過研討、互訪、比賽等互相認識、增進友誼。在共同交往過程中,香港的師生得以進一步了解國家各方麵發展和成就,老師們(men) 也互相交流借鑒教育方法,共同提升教育水平。
目前,李聖根先生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其轄屬所有的中學已經與(yu) 四川的學校結成姐妹學校;同時,正積極與(yu) 樂(le) 山一所彝族中學對接,計劃組織香港和澳門的學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及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之際,在鄧小平同誌的家鄉(xiang) 四川廣安聯合開展係列交流拓展活動,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據了解,近年來,川港教育合作深入推進,青少年交流成果突出。截至2023年5月,在川就讀的香港學生共1661人,90對川港兩(liang) 地中小學校結成姊妹校,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交流項目,互學互鑒、共同提升。
四川、香港、大灣區,形成了一條紐帶,把川港兩(liang) 地青年聯係在一起。就像李聖根先生建立熊貓書(shu) 屋、姊妹學校、灣區實習(xi) 等項目活動一樣,在川港青年交流互動平台上,通過展開多種多樣的交流活動,不斷加強川港青年之間的交流,讓兩(liang) 地學子們(men) 能同時感受巴蜀文化與(yu) 東(dong) 方之珠香港的魅力,為(wei) 社會(hui) 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易文文 呂靜 姚浩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