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當地居民來說,位於(yu)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的文亭巷社區,是一個(ge) 像家一樣充滿歡聲笑語、寧靜溫馨的地方;而在這個(ge) 社區裏,有一個(ge) 特別的存在——歌之緣合唱團。它不僅(jin) 是社區的一道亮麗(li) 風景線,更是每個(ge) 人心中那份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歌之緣合唱團成立於(yu) 2015年,由王紅梅女士擔任團長。王紅梅女士是一位熱愛音樂(le) 、充滿激情的女性。她曾經麵臨(lin) 著找不到唱歌地方的窘境,但幸運的是,文亭巷社區接納了她,並提供了一個(ge) 寬敞的舞蹈室供合唱團使用。這份恩情,王紅梅女士一直銘記在心。
歌之緣合唱團不僅(jin) 是一個(ge) 唱歌的平台,更是一個(ge) 大家庭。這裏匯聚了來自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人們(men) ,他們(men) 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追求,那就是音樂(le) 。在合唱團裏,大家互相關(guan) 心、支持和鼓勵,經常互相來往,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le) 。這種團結和友愛的氛圍,讓合唱團成為(wei) 了一個(ge) 溫暖的大家庭。
合唱團的演出也是豐(feng) 富多彩的。他們(men) 每周都會(hui) 進行兩(liang) 次合唱排練,每次一小時左右。在排練中,大家認真地練習(xi) 著每一首歌曲,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他們(men) 的演出曲目既有歌頌各民族之間友誼和團結的;也有歌頌黨(dang) 的,表達對黨(dang) 的感激和祝福;還有歌頌家鄉(xiang) 的歌曲,讚美家鄉(xiang) 的美景和風土人情。
圖為(wei) 王紅梅女士與(yu) 我們(men) 的記者深情對唱《一個(ge) 媽媽的女兒(er) 》
2021年6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親(qin) 臨(lin) 文亭巷社區考察,並與(yu) 歌之緣合唱團的成員親(qin) 切交談。他關(guan) 切地詢問大家的身體(ti) 情況,並鼓勵大家要注意身體(ti) 健康。這份關(guan) 懷讓合唱團的成員們(men) 倍感溫暖、深受鼓舞。自那以後,合唱團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每個(ge) 月都有大大小小的演出不斷。這些演出不僅(jin) 展現了合唱團的才華和風采,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guan) 注這個(ge) 社區。
歌之緣合唱團的成功離不開王紅梅團長的辛勤付出。她不僅(jin) 是合唱團的靈魂人物,更是大家的榜樣。她經常指導大家排練歌曲,內(nei) 容緊跟國家大事,用音樂(le) 傳(chuan) 遞著正能量和溫暖,她還邀請李珍、師守成等老師創作了歌曲《總書(shu) 記關(guan) 心咱社區》,表達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感激之情,這首曲目也深受合唱團成員的喜愛。
圖為(wei) 《總書(shu) 記關(guan) 心咱社區》的曲譜
除了唱歌和演出,歌之緣合唱團還積極參與(yu) 誌願活動。他們(men) 專(zhuan) 門到養(yang) 老院表演,為(wei) 老人們(men) 帶去歡笑和關(guan) 愛,用歌聲傳(chuan) 遞著友誼和溫暖。歌之緣合唱團的故事讓我們(men) 感受到音樂(le) 的力量和社區的溫暖。它不僅(jin) 是一個(ge) 唱歌的平台,更是一個(ge) 傳(chuan) 遞幸福和快樂(le) 的橋梁。在這裏,我們(men) 感受到了鄰裏之間的友誼、民族之間的團結,感受到了對祖國、對黨(dang) 的熱愛和對家鄉(xiang) 的讚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加入歌之緣合唱團,合唱團的人數也從(cong) 原先的40多人達到了80多人。
歌之緣合唱團的故事還在繼續,歌聲飄蕩在文亭巷社區的每一個(ge) 角落,幸福的旋律回蕩在人們(men) 心中。(新利平台 青藏線報道組/巫姍燕 吳建穎 王茜 姚浩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