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的家鄉(xiang) 改則縣——這片享有天邊阿裏美譽的土地,距離拉薩市1000多公裏,距阿裏地區噶爾縣400多公裏,全縣平均海拔高達4700米以上。身為(wei) 改則縣讚康管理站的站長,我親(qin) 眼目睹了這片土地在生態、生活等各個(ge) 領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與(yu) 參加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員進京考察學習(xi) 活動的野保員邊巴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他內(nei) 心的感慨。
圖為(wei) 讚康管理站站長邊巴給野生動物放草(邊巴供圖)
邊巴,這位43歲的野保員,是讚康管理站最年長的一位站長。談及他首次踏足北京的經曆,他的臉上洋溢出興(xing) 奮的神情。他說:“我曾無數次在電視上看到過首都北京,但從(cong) 未敢想有一天能親(qin) 自踏上這片土地。如今,我終於(yu) 圓了這個(ge) 夢。”與(yu) 邊巴同行的還有洛達,兩(liang) 人都來自這個(ge) 美麗(li) 的縣城。與(yu) 周圍的學員相比,他們(men) 顯得尤為(wei) 內(nei) 斂。為(wei) 了拉近彼此的距離。記者邀請他們(men) 分享家鄉(xiang) 的故事。談及家鄉(xiang) ,他們(men) 的話語似乎變得多了起來。介紹了家鄉(xiang) 從(cong) 生態環境的改善,到道路交通的便捷,再到居住條件的提升,以及人們(men) 精神麵貌的煥然一新。他們(men) 親(qin) 身經曆並深切感受到了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態重現盎然生機
邊巴回憶起剛加入野保工作時,由於(yu) 人們(men) 的生態保護意識薄弱,以及一些破壞行為(wei) ,導致珍稀野生動物的數量逐漸減少,生態係統遭受較大破壞。然而,隨著國家對生態環保的重視,一係列保護措施的落實,幾十年間,改則縣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得到了明顯恢複。如今,雪豹、藏羚羊等珍稀動物頻繁出現在人們(men) 的視野中,成為(wei) 生態恢複的最好證明。邊巴感慨道:“這些高原精靈,它們(men) 似乎能通人性。看似凶猛的野犛牛,在大雪天裏,為(wei) 了覓食,會(hui) 主動靠近救助站,用溫順的姿態向我們(men) 乞求食物。動物與(yu) 我們(men) 的距離拉近了,這說明我們(men) 的保護工作做得很好。保護這些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整個(ge) 大自然,讓生態係統保持平衡,我們(men) 的家園才能長久生存。造福一方,福澤萬(wan) 年,就是這個(ge) 道理。”
讚康管理站附近的野犛牛(邊巴供圖)
生活洋溢幸福氣息
近年來,隨著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使得西藏的交通、通訊等方麵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改則縣麻木卓瑪管理站站長洛達說:“以前我們(men) 去趟西藏都要花費很長時間,搬遷牧場也隻能依靠犛牛和馬馱運。現在交通方便了,很多地方都修上了公路,搬遷也變得輕鬆多了。”這次來北京考察學習(xi) ,他們(men) 無需承擔任何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第一次乘坐飛機來到首都北京,他們(men) 深感祖國的強大和繁榮。
圖為(wei) 麻木卓瑪管理站站長洛達和同事們(men) 在外巡護(洛達為(wei) 右一)
由於(yu) 地處高海拔地區,長期居住會(hui) 對身體(ti) 造成一定不適。為(wei) 了改善牧民的居住環境,國家投入巨資建設了搬遷區域。如今,已有約50%的牧民完成了搬遷,新居住地不僅(jin) 海拔較低,還在教育、醫療、購置生活用品等方麵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此外,每人每月還能領取到近6000元的補貼金。生活上有困難時,他們(men) 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洛達表示,他從(cong) 事野保工作的時間是每年6個(ge) 月,其餘(yu) 時間可以帶薪休假,並利用自己的技能做些小生意增加收入。提到自己學過木匠、製作工藝品、繪畫等手藝,這些都得益於(yu) 國家推出的政策,旨在拓寬他們(men) 的收入來源。
圖為(wei) 麻木卓瑪管理站站長洛達用犛牛角製作的梳子和酒器 (洛達供圖)
現在,洛達在領取工資的基礎上,還能通過製作工藝品增加收入,年收入超過10萬(wan) 元。國家實行十五年義(yi) 務教育政策,孩子們(men) 從(cong) 小學到高中的學費全部由國家承擔。洛達的大女兒(er) 在湖北上大學,國家每學期都會(hui) 為(wei) 她提供5000元的補助金。沒有經濟壓力的生活讓他們(men) 倍感幸福,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和關(guan) 懷。洛達說:“作為(wei) 一名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員,我深感榮幸能夠見證家鄉(xiang) 這些年發生的巨大變化。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我們(men) 深切感受到了國家的溫暖和關(guan) 懷。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men) 的家鄉(xiang) 會(hui) 變得更加美好和繁榮,我們(men) 的生活也會(hui) 更加幸福。我們(men) 也會(hui) 肩負自己的職責,投身野生動物保護和生態建設事業(ye) ,共同守護好這片藍天淨土。”(新利平台 記者/莫幹措 周晴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