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遇上你是我的緣——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隊員楊名桂專訪

發布時間: 2024-05-10 20:27:00 來源: 新利平台

  中等身材,濃眉大眼,臉上掛著樸實的微笑,言談舉(ju) 止謙和穩重,這是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隊員楊名桂帶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隨著談話的深入,記者感受到坐在對麵的他,把“援藏幹部”這一特定詞匯的含義(yi) 和印象,充實成為(wei) 一個(ge) 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思有想的飽滿形象呈現在眼前。

  緣起·隻因為(wei) 多看了你一眼

  為(wei) 什麽(me) 去援藏?有人說,是為(wei) 了響應國家號召,服從(cong) 組織安排;有人說,是為(wei) 了崇高的理想;有人說,是被高天厚土的美景與(yu) 文化所吸引;還有人說,為(wei) 了能在另一方天地打拚一番事業(ye) 。

  但對於(yu) 楊名桂來說,這些都不是。他的理由特別簡單,因為(wei) “我想去!不去我不安心。”

  2012年6月,楊名桂第一次進藏,從(cong) 拉薩到林芝的路上,他路過一所鄉(xiang) 村小學。出於(yu) 職業(ye) 關(guan) 注,他好奇地走進學校,就那麽(me) 悄悄地多看了一眼,從(cong) 此注定了不解之緣。

  6月的廣州早已繁花似錦,6月的西藏還是乍暖還寒。學校硬件設施條件很一般,不大的教室裏,沒有現代化的課桌椅和教學用具,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文具也比較簡陋,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們(men) ,他們(men) 的手上因長滿凍瘡而紅腫,一張張稚嫩的麵孔上,渴望知識的眼神是那麽(me) 純潔和熱烈。

  
楊名桂在課堂上  受訪者供圖

  仿佛有一股熱流,從(cong) 心口一直衝(chong) 到眼眶,強忍著眼中的淚,楊名桂轉身離去。“總有一天,我會(hui) 來的。”

  無法用嘴巴說出來的誓言,是藏在心底最深的感情。

  正如人生中有些經曆,不是為(wei) 了體(ti) 驗,而是為(wei) 了開啟,楊名桂的援藏支教夢想由此而生。

  2020年6月1日,楊名桂作為(wei) 一名援藏教師,踏上援藏征程,擔任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八一中學教學副校長。三年時光再回首,不過是匆匆一瞬,卻在楊名桂的人生長卷中留下了最難忘、最珍貴的筆墨,豐(feng) 富了生命的記憶。

  家訪·讓信任聯結彼此

  如何能快速打開局麵、有效開展援藏工作?這是楊名桂進藏後思考最多的問題。

  在校園裏,三三兩(liang) 兩(liang) 的學生從(cong) 身邊擦肩而過,好奇的眼神裏充滿著熱情與(yu) 友好。楊名桂心裏暖暖的,一個(ge) 想法油然而生:我要家訪,主動上門服務。

  “家庭和學校都是孩子身心棲居的港灣,和諧的家校關(guan) 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催化劑。”楊名桂說。他與(yu) 援藏團隊老師們(men) 共同製定了家訪計劃,想通過家訪來增進學校與(yu) 學生家庭之間的了解,學生和援藏老師之間的了解,同時了解學生家庭的有關(guan) 困難等。“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在楊名桂看來,尊重、關(guan) 愛和溝通,是家訪的目標,也是彼此信任的基礎。

  楊名桂利用晚上、周末和小長假時間到學生家裏進行家訪,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學習(xi) 和表現情況,同時還為(wei) 家長宣講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現場為(wei) 家長答疑解惑。楊名桂在與(yu) 家長們(men) 進行交流的時候,發現絕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讀書(shu) 來改變命運,通過教育走出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學成歸來建設自己的家鄉(xiang) 。楊名桂告訴家長們(men) ,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能力和素養(yang) 也很重要,例如要注重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積極的情緒管理、良好的溝通技能、寬容與(yu) 合作的品質等,這些能力的培養(yang) 要比成績重要。對此,家長們(men) 都覺得很受啟發。

  
楊名桂與(yu) 老師們(men) 一起到學生家中家訪 受訪者供圖

  三年間,楊名桂與(yu) 援藏老師們(men) 一共進行了200多次家訪。通過家訪,學生與(yu) 楊名桂的溝通多了,也熟悉了,學習(xi) 上的問題會(hui) 主動找老師,生活上有煩惱也毫不猶豫地找老師傾(qing) 訴,大家的學習(xi) 積極性提高了,成績也有了顯著提升。

  漸漸地,家訪活動成為(wei) 八一中學的特色。小小的家訪,搭建起老師、學生和家長間信任的橋梁,融入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讓漢藏情誼在“結對結親(qin) ,交流交融”中進一步加深。林芝八一中學也因此榮獲林芝市教育係統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校。

  家訪的同時,楊名桂也與(yu) 4名學生結對幫扶,為(wei) 幫扶學生購買(mai) 學習(xi) 用品等,堅持每天利用課後時間與(yu) 結對學生進行談心和課業(ye) 輔導,麵批麵改作業(ye) 。這4名學生在中考中均取得了優(you) 異的成績。

  實踐·讓智慧教育引領教學

  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楊名桂提出了“立足常規、因材施教、教研一體(ti) 、智慧教育”的教學理念,結合援藏教師自身優(you) 勢,引領開發了可供學生選擇的20多門校本課程,內(nei) 容涉及學科、科技、藝術、體(ti) 育、社會(hui) 等方麵。在這些豐(feng) 富多彩的課程中,每個(ge) 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需求和興(xing) 趣點,找到擅長和自信,培養(yang) 了學生的主體(ti) 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動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和解決(jue) 問題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楊名桂嚴(yan) 抓教學常規,落實研、備、教、改、輔、考、析等環節的製度及具體(ti) 落實考核;推進教學分層、作業(ye) 分層、輔導分層;推動教學課堂模式由“優(you) 質課堂”向“深度課堂”轉變,教研模式由“學科教研”向“教師工作坊”轉變,教學評價(jia) 方式由“結果性評價(jia) ”向“增值性評價(jia) ”轉化;援藏教師全部擔任教研組長,並界定援藏教研組長和本地教研組長角色關(guan) 係,采取集體(ti) 備課、課例分析等形式,形成融合互助、整體(ti) 推進、研訓一體(ti) 的教研工作機製;采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教學管理精細化,教學質量監控規範化、教學活動科學化。

  
楊名桂向學生介紹國家民族政策 受訪者供圖

  通過以上措施,八一中學在近年的中考中取得優(you) 異成績。2021年中考成績更是取得了新突破。“共學共研共進”也使本地教師得到快速成長,期間本地老師共獲得省級榮譽18人次,市級榮譽86人次,申報課題12項,1人被聘為(wei) 西藏自治區兼職教研員,4人被聘為(wei) 市級教研員,高於(yu) 其他同類學校,可以說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同時,在楊名桂的努力下,申請援藏資金建成了“林芝市八一中學紅色校史館”,建立了一間創客教室和一個(ge) 校園電視台,學生們(men) 的活動空間更加豐(feng) 富了。

  援藏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工作。在課堂上,楊名桂與(yu) 孩子們(men) 共同探究知識的奧秘;在教研會(hui) 上,他與(yu) 老師們(men) 共同探討教學的奧秘;在聯歡活動中,他與(yu) 老師們(men) 歡快地跳鍋莊唱藏歌;在綠蔭球場上,他與(yu) 老師們(men) 盡情地揮灑汗水;在響箭場上,老師們(men) 耐心指導他射響箭……回想起援藏的經曆,楊名桂同誌雙目微潤:“一次林芝行,一生林芝情。林芝,遇上你是我的緣”。(新利平台 文/易文文 呂靜 姚浩然 王東(dong) )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