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著《極地羌塘——藏北變遷故事》一書(shu) ,不久前由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捧著這本帶著油墨香的紀實性圖文書(shu)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30多年來所親(qin) 曆的藏北高原新變化。
圖為(wei) 新近出版的《極地羌塘——藏北變遷故事》一書(shu) (唐召明2024年4月14日攝)
這本由“風情藏北、歡歌藏北、生態藏北、情懷藏北”四部分組成的圖文書(shu) ,其內(nei) 容由在新利平台“藏北故事”專(zhuan) 欄發布的故事中精選60多篇集結匯總形成。
此書(shu) 能夠問世,主要得益於(yu) 2019年新利平台為(wei) 我所開設的“藏北故事”專(zhuan) 欄。它讓我重憶起在藏北高原那一個(ge) 個(ge) 美好而令人難忘的日子,也讓我有機會(hui) 以記者寫(xie) 實求真的筆觸,去看藏北高原那人、那物、那事、那情誼,那變化……
藏北,藏語稱“羌塘”,意為(wei) “遼闊的北方高地”。它主要指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其地處“世界屋脊的屋脊”,是一片高寒缺氧、人煙相對稀少的遼闊大地。由於(yu) 這裏高寒缺氧,人們(men) 曾形容說:“離天三尺三、伸手碰到天,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步三喘氣、四季穿棉襖。”
作為(wei) 新華社記者,當我走過這片遼闊壯美的高原大地之後,心卻為(wei) 之所動,神卻為(wei) 之所奪。究其原因,我不知是被這裏人們(men) “缺氧不缺精神”所打動,還是被這裏奇異風光所吸引。總之,這裏後來成了我心中的“第二故鄉(xiang) ”和“精神伊甸園”,並使我在30多年的時間裏,一次次發瘋似地投入到它的懷抱。
這本書(shu) 以我在藏北高原30多年的采訪見聞為(wei) 主線所寫(xie) 就。這裏有壯麗(li) 無比的山川風貌,迷人的民間傳(chuan) 說,獨特的人文風情,以及動物王國的種種趣聞;這裏交織著藏漢民族拓荒者和援藏幹部的生活與(yu) 工作、理想與(yu) 追求,無人區的開發與(yu) 保護……
今年是對口援藏30周年。在書(shu) 中“情懷藏北”章節裏,我著重描述了一代又一代援藏幹部以炙熱的情懷,與(yu) 藏族人民並肩奮鬥,患難與(yu) 共,融為(wei) 一體(ti) ;介紹了在國家大力幫助和對口援助下,這裏所取得的一個(ge) 又一個(ge) 輝煌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全國各地陸陸續續以各種方式派遣了一批批幹部,招工招幹、畢業(ye) 分配、國家有關(guan) 部門和各省市諸多領域的各專(zhuan) 業(ye) 對口支援等,在西藏各項建設事業(ye) 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援藏工作經曆了一個(ge) 不斷發展、改進與(yu) 完善的過程。1994年,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確定了“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方針。1995年,國內(nei) 14個(ge) 省市分別對口支援西藏7個(ge) 地市44個(ge) 縣,其中浙江、遼寧兩(liang) 省對口支援那曲地區(現那曲市),主要支援氣候、交通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地直單位及東(dong) 中部的那曲縣(現色尼區)、安多縣、比如縣、嘉黎縣、索縣和巴青縣。
圖為(wei) 由神華集團援建的聶榮縣色慶鄉(xiang) 帕玉村的牧民安居房(唐召明2019年9月27日攝)
2001年6月,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召開後,又一次加大全國支援西藏的力度,將西藏尚未建立對口支援關(guan) 係的30個(ge) 縣(區)全部納入對口支援範圍。其中,神華集團(現與(yu)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合並重組為(wei) 國家能源集團)對口支援那曲中北部聶榮縣,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和中信集團對口支援那曲西部,即藏北西部的雙湖特別區(現雙湖縣)、尼瑪縣、班戈縣和申紮縣。由此,拉開了援助這片“人類生命禁區”的大幕。
2009年至2019年盛夏,我幾次驅車來到藏北西部的雙湖、尼瑪、班戈、申紮4縣(區)采訪。我驚喜地看到,在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及中信集團的對口援助下,當地牧民的生產(chan) 和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
雙湖因其海拔5000米的高度而被稱為(wei) “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1976年,一批先行者懷著人定勝天的決(jue) 心和勇氣闖進了這片無人區建功立業(ye) 。2002年,中國石油援藏幹部肩負著崇高使命,來到這片貧瘠的土地艱苦創業(ye) 。
圖為(wei) 由中國石油援建的雙湖縣城正在建設中(唐召明2013年7月27日攝)
如今,中國石油先後在這裏援建了幼兒(er) 園、醫院、學校、敬老院、光伏電站、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城鎮布局基本完善,極大改善了當地牧民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
1987年盛夏,我第一次搭車來到雙湖辦事處(現雙湖縣)采訪時,全鎮僅(jin) 有十多排土建房屋和數頂帳篷,生活著幾十戶人家。這裏既沒有食堂,也沒有飯館。夜晚照明是柴油機發電,與(yu) 外界保持聯係是一台發報機。
那時,從(cong) 拉薩到雙湖的上千公裏路,說是公路,其實並不是人工修建的公路,而是靠汽車輪子軋出來的路,坑坑窪窪、高低不平,汽車遭遇泥潭“陷車”是家常便飯。即使一切順利,乘車也要走上三五天時間。趕上雨季,走上十天半月也是常有之事。
圖為(wei) 通往雙湖縣正在鋪築柏油公路(唐召明2017年7月27日攝)
讓人十分驚喜的是2018年,雙湖縣柏油公路正式通車;現在驅車一天就可到達雙湖縣城,乘車旅行已變成一種輕鬆、美妙的觀光之旅。2019年,雙湖縣接入國家電網,人們(men) 不再有斷電的困擾……
藏北西部由於(yu) 海拔高度更高、高寒缺氧更為(wei) 嚴(yan) 重,長期以來,當地牧民群眾(zhong) 的生活年複一年,沒有什麽(me) 大變化。自從(cong) 中央製定並實施央企援藏後,牧民的生活真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圖為(wei) 班戈縣城街道上的出租汽車(唐召明2012年8月2日攝)
在班戈縣,我漫步街頭時發現,自己所熟悉的那排20世紀60年代所興(xing) 建、兩(liang) 側(ce) 寫(xie) 有“工業(ye) 學大慶、農(nong) 業(ye) 學大寨”楹聯的延安窯洞式石房早已被拆除,而變成裝上空調的排排藏式新房。
過去“雨天一路泥,雪天一路冰,晚上一路黑”的班戈縣城街道,2003年,在中國石化援助下,修建了吉江紮西路和幸福路。兩(liang) 條寬闊整齊的水泥路兩(liang) 邊,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每當華燈初上,街道兩(liang) 旁整齊排列的幾十盞路燈,猶如兩(liang) 條黃龍盤旋在縣城中央,伸向遠方。
榮瑪鄉(xiang) 是尼瑪縣北部最偏遠的一個(ge) 鄉(xiang) 。1976年開發無人區時,榮瑪鄉(xiang) 從(cong) 申紮縣遷進無人區,原歸雙湖管轄,後劃歸到尼瑪管轄。過去,榮瑪鄉(xiang) 牧民群眾(zhong) 戲稱自己的生活是“一件藏袍穿到頭、搬家隻需一頭牛”。而現在的榮瑪鄉(xiang)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摩托車,還有不少家庭有了汽車和拖拉機。
圖為(wei) 在班戈縣新吉鄉(xiang) ,牧民自己新開設的“聖地歡樂(le) 茶館”(唐召明2012年8月3日攝)
2019年,我隨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hui) 高原撿拾車誌願服務組一行,再次來到聶榮縣城。過去這裏隻有數排鐵皮頂的土房屋、規模不及內(nei) 地一個(ge) 小村莊的城鎮早已舊貌換新顏。
圖為(wei) 繁榮的聶榮縣城(唐召明2019年9月27日攝)
這些年來,神華集團在援建工程中努力改善牧民生活,先後援建了色慶鄉(xiang) 帕玉村、尼瑪鄉(xiang) 銅龍村、聶榮鎮促巴村等小康示範村,過去由土坯簡單搭建的連片危房,變成了一排排整齊、漂亮的藏式新居。
30多年來,我一次次重返於(yu) 藏北高原首府那曲鎮采訪,對這裏的點滴變化更是有著切身體(ti) 會(hui) 。
那曲鎮海拔4500米,統轄著那曲市43萬(wan) 平方公裏的遼闊土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青藏鐵路、青藏公路、格拉輸油管線等西藏“生命線”均橫貫於(yu) 此。
圖為(wei) 藏北首府那曲鎮舊貌(唐召明1988年攝)
在我30多年前的記憶裏,那曲鎮幾乎都是白色鐵皮頂土房,被人們(men) 稱為(wei) “鐵皮城”。這些鐵皮頂土房的頂子薄,擋風性能差,夏天像蒸籠,冬天成冰窖。整個(ge) 城鎮白天是沒電的,晚上照明隻能靠燃油發電機,而且發電時間每晚隻有幾個(ge) 小時,生活十分不便。汽車一過就揚塵的土路,加之又沒有上下水工程,常常汙水遍地流,全然沒有一點城鎮的樣子。而如今的那曲鎮已是一座現代化的高原新城,整潔的街道、便捷的出租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圖為(wei) 藏北首府那曲鎮街道新貌(唐召明2023年12月17日攝)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藏北高原後,特別是繼遼寧和浙江兩(liang) 省對口援助後,那曲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大踏步前進,給排水和集中供暖“三項工程”全麵建成並投入使用,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市政道路網。
去年歲末,我與(yu) 幾位企業(ye) 家從(cong) 北京來到那曲市,在完成捐贈千台便攜式多功能高原節能鍋後,登上有很多台階的那曲火車站準備乘火車前往拉薩,我久久凝視車站腳下的世界海拔最高、西藏最大的物流中心,甚是激動不已!隻見那巨大的龍門吊正在裝卸一車車鐵路運輸物資,一派繁忙景象。
我仿佛看到了一個(ge) 正在騰飛的那曲鎮,也仿佛看到了一個(ge) 正在騰飛的藏北高原!(新利平台 文、圖/唐召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