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7月20日,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拉孜縣曲瑪鄉(xiang) 藏村廓雄遺址考古工地,廓雄遺址考古隊聯合拉孜縣第四次文物普查隊開展了“傳(chuan) 承曆史文脈 共築文化自信”主題黨(dang) 日活動。
圖為(wei) 專(zhuan) 業(ye) 人士向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基本情況
廓雄遺址位於(yu) 拉孜縣,北靠大山,南臨(lin) 雅魯藏布江。該遺址采集的青稞種子測年時間為(wei) 距今3200年之前,是迄今在日喀則地區乃至雅魯藏布江中上遊流域發現的第一座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也是目前在該地區發現的第一座具有科學測年數據的史前遺址。它的發現,對雅魯藏布江中上遊流域史前時期人類文明的研究,特別是對西藏地區的史前農(nong) 業(ye) 文明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jia) 值。
圖為(wei) 現場工作人員在專(zhuan) 業(ye) 人士的指導下參與(yu) 刮麵、器物采集等考古基本工作流程
當天,拉孜縣第四次文物普查隊一行15人前往廓雄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由廓雄遺址考古發掘項目領隊、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業(ye) 務指導組成員羅布紮西向普查隊員介紹了廓雄遺址的基本情況,並結合廓雄遺址和查木欽古墓群的現場實訓,詳細演示了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類不可移動文物的調查記錄方法。隨後,在考古隊的專(zhuan) 業(ye) 指導下,普查隊的所有工作人員參與(yu) 刮麵、器物采集等考古基本工作流程,並學習(xi) 了如何通過土質土色辨認遺跡,了解田野考古的基本常識及考古發掘揭露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性。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通過此次沉浸式的體(ti) 驗學習(xi) ,普查隊的工作人員不僅(jin) 掌握了遺址調查技能,還近距離了解了廓雄遺址的考古發掘情況。(新利平台 通訊員/達瓦格桑 記者/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