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行藏西 看阿裏】援藏醫生邊晨峰:聽到那聲“紮西德勒”

發布時間: 2024-08-27 16:00: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2024年是全國對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來,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響應號召,來到西藏,紮根在西藏,奉獻在西藏。邊晨峰是河北省定州市人民醫院放射治療科副主任,作為(wei) 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於(yu) 2022年7月赴阿裏地區日土縣開始為(wei) 期三年的醫療救治支援工作。期間任日土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主管急診科、疫情防控、院感防控等工作,兼任急診科主任。近日,邊晨峰接受新利平台專(zhuan) 訪,分享了他的援藏故事。


圖為(wei) 邊晨峰日常出診

  轉眼,援藏工作過去一半多了,回憶這段時間,酸甜苦辣,一些場景曆曆在目,永遠難以忘懷。有初到西藏的水土不服,開展工作的艱辛,但也有取得成績的喜悅。

  “我願意去!”

  2022年5月下旬,天氣逐漸變暖。在科室忙碌一天準備下班時手機響了,電話那頭是人力資源部主任:“醫院接到市衛健委任務,要求我院派出一名優(you) 秀醫療專(zhuan) 家到西藏阿裏地區援藏三年,希望你能認真考慮,積極參加。”

  當時聽到這個(ge) 消息後還是有些不知所措的,畢竟是高原,環境惡劣,氧氣稀薄。西藏是“世界屋脊”,阿裏地區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但我曾經服兵役3年,軍(jun) 人“服從(cong) 命令”的責任使命感讓我將這些顧慮拋到腦後。作為(wei) 一名從(cong) 醫20多年的老工作者,我責無旁貸。短暫猶豫後,我回複主任:“我願意去!”


圖為(wei) 邊晨峰在急診進行救治工作

  一人援藏,一家援藏

  決(jue) 定參加援藏工作後,我也跟母親(qin) 商量過。她說:“作為(wei) 母親(qin) 來講,我不希望你去,但你是一名老同誌,組織需要你,就認認真真去做好,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期望!”說罷,她便扭身抹起了眼淚。當時我的心裏也是很難受,母親(qin) 有高血壓、糖尿病,心髒也不太好,我有些放心不下。我愛人卻非常支持我,她說:“去吧,能有這樣的經曆也是人生中的一次曆練,孩子和老人不用擔心,有我呢!”

  小兒(er) 子拉著我讓我陪他玩,我當時眼淚就淌下來了,說:“爸爸要去很遠的地方工作,好長時間才能回來,要是想爸爸怎麽(me) 辦呢?”他說:“我聽話,不搗亂(luan) ,跟爸爸視頻!等爸爸回來!”這個(ge) 年齡的孩子正是貪玩的時候,我回來時也就該上三年級了吧。大兒(er) 子倒是還好,上初三懂事了,一直說:“去吧,我要吃犛牛肉,不管怎樣都得帶回來犛牛肉。”

  下馬威來了

  2022年7月18日,這一天我終生難忘。醫院的同事為(wei) 我送行,那來自心底的關(guan) 心和擁抱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他們(men) 叮囑著我,讓我保重身體(ti) ,好好工作,醫院是一個(ge) 大家庭,一定做好各方麵保障工作。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向我揮手送行,我再也忍不住了,鑽進車裏淚如雨下。

  2022年7月21日11:30,我在阿裏昆莎機場降落。在去往阿裏地區的路上,我看到寬廣遼闊的高原,壯麗(li) 的自然風光令人驚歎,奇峰怪石,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又經過2個(ge) 小時車程後,我終於(yu) 到達了目的地日土縣。將物品搬進宿舍後,要命的高原反應來了。我頭脹得厲害,喘不上氣來,心慌心悸,感覺有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甲床、嘴唇都呈現深紫色,真是太難受了。阿裏地區不愧是“世界屋脊的屋脊”,這些反應也是對得起這個(ge) 稱號了。


圖為(wei) 邊晨峰進行氣管插管應用教學

  “這些都是值得的”

  2022年7月23日,我正式到日土縣人民醫院報到,任副院長,主管急診科等工作。記得那年冬天的一個(ge) 晚上,附近村裏一名男子挖井時發生坍塌,男子被埋在井底,情況危急,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夜晚零下20攝氏度的天氣,我守在井旁,運送著一筐筐的泥土和石頭,直到夜裏十二點才將傷(shang) 者挖出來。傷(shang) 者耳部傷(shang) 口較深,需要清創縫合,我又將傷(shang) 者送回醫院治療。淩晨三點,傷(shang) 者終於(yu) 穩定下來,這時我已連續工作8個(ge) 小時了,沒吃一口飯,沒喝一口水,頭暈、惡心,所有不適一齊湧來,我癱倒在辦公室。雖說這次搶救很艱辛,但是看到傷(shang) 者安然無恙,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

  為(wei) 提升當地醫務人員專(zhuan) 業(ye) 技術能力,除了“傳(chuan) 幫帶”的方法,我們(men) 還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安排縣醫院醫務人員到內(nei) 地學習(xi) ,開拓視野,邀請內(nei) 地專(zhuan) 家到縣裏授課、義(yi) 診和宣教,提升了醫院的整體(ti) 水平。首例大量服用醫用酒精中毒患者、兒(er) 童高熱驚厥患者救治後康複出院,呼吸機、氣管插管技術等的首次應用,打破了縣醫院的曆史。

  疾病重在預防。我們(men) 還開展了縣區域四鄉(xiang) 一鎮全方位義(yi) 診體(ti) 檢活動,並針對體(ti) 檢發現問題及時回饋,提出意見,建立檔案,定期追蹤。對包蟲病患者進行指導治療及上報,為(wei) 養(yang) 老院老人建立特殊健康檔案,每季度進行隨訪義(yi) 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防患於(yu) 未然。


圖為(wei) 邊晨峰到熱角村開展體(ti) 檢及義(yi) 診宣教

  援藏期間,我感受到了西藏的大美河山、風土人情和厚重文化。這裏民風淳樸,好客待人。看到當地群眾(zhong) 對健康的期盼和他們(men) 淳樸善良的麵容,聽見他們(men) 對我說“紮西德勒”,我為(wei) 自己能參加醫療援藏工作而驕傲,為(wei) 自己能為(wei) 西藏衛生事業(ye) 發展做出一份貢獻而自豪。在今後的援藏工作中,我會(hui) 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為(wei) 阿裏地區人民健康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新利平台 記者/張宇 王佳豪 資料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