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裏孜口岸:“鹽羊古道”重擁世界 邊境發展倍增活力

發布時間: 2024-09-27 20:45: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這是一條貿易千年的“鹽羊古道”,是一條時至今日仍然有“趕羊出關(guan) ”宏大場麵的現代海關(guan) ,是連接尼泊爾重要城市博卡拉的中國—南亞(ya) 新貿易通道。2023年11月13日,中尼裏孜—乃瓊口岸正式開通,見證著www.easyfundingllc.com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圖為(wei) 裏孜口岸國門 攝影:王淑

  裏孜口岸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仲巴縣亞(ya) 熱鄉(xiang) 境內(nei) ,海拔4772米,是繼樟木、吉隆、普蘭(lan) 之後,西藏第四個(ge) 陸路口岸,也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對外開放口岸,同時也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區域性貿易通道之一

  
資料圖:2023年11月19日裏孜口岸開通當日首輛通關(guan) 車輛 攝影:郭遠敬

  1000多年前,在目前的仲巴縣境內(nei) 就有邊貿互市貿易的傳(chuan) 統,中尼兩(liang) 國之間以鹽、羊為(wei) 主,進行以物易物的雙邊貿易。如今,中尼邊民每年6月和9月定期在這裏開市兩(liang) 次進行“帳篷邊貿”,每次11天左右。曆史上仲巴縣曾形成了5個(ge) 邊貿市場,23個(ge) 對外通道。“帳篷邊貿”規模逐年增大,參與(yu) 人數逐年增多,交易品種也越來越多樣化。裏孜口岸便在傳(chuan) 統的中尼雙方邊民擇期互市貿易點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

  
資料圖:2023年11月19日裏孜口岸開通首日等待通關(guan) 的群眾(zhong)  攝影:郭遠敬

  2012年1月14日,中尼雙方在加德滿都簽訂協定,協定中明確規定裏孜口岸定性為(wei) 雙邊性口岸;2017年裏孜口岸列入國家口岸開放計劃,納入到國家批複的公路口岸之一;2019年10月,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訪尼時,兩(liang) 國發表聯合聲明:“盡快開通裏孜—乃瓊口岸”;2019年11月30日,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同意批複,同意裏孜公路口岸對外開放,口岸性質為(wei) 雙邊常年開放公路客貨運輸口岸。“從(cong) 裏孜口岸開放至今,一直保持安全順暢運行。”現場工作人員很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資料圖:裏孜口岸日喀則海關(guan) 工作人員正在為(wei) 往來邊境居民辦理通關(guan) 手續 

  
圖為(wei) 裏孜口岸出入境大廳 攝影:趙振宇

  裏孜口岸的開通,為(wei) 中尼邊境貿易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深化了中尼雙方人文交流。裏孜口岸聯檢現場海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裏孜口岸設置有出入境旅客衛生檢疫通道6條,車輛檢查通道2條,配置安裝當前西藏最先進、最高效的毫米波人體(ti) 安檢掃描設備、H986機檢設備、健康申報自助通關(guan) 閘口等一係列海關(guan) 智慧監管設施設備。裏孜口岸開關(guan) 以來,口岸進出境人員已超過2萬(wan) 人次,進出口貿易額超過730萬(wan) 元,當地特色貿易商品鹽、羊分別出口超過3萬(wan) 公斤、1900頭。

  
資料圖:海關(guan) 開展疫病監測

  時過境遷,“帳篷邊貿”和“鹽羊古道”已經成為(wei) 過去,但裏孜口岸的逐漸繁榮讓邊境發展倍增活力。口岸的開通,進一步完善了西藏口岸布局,助力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同時對建設麵向南亞(ya) 開放的重要通道和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推進中尼兩(liang) 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振宇)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