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11月23日,西藏民族大學舉(ju) 辦首屆青藏高原考古與(yu) 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論壇。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博單位的7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齊聚陝西鹹陽,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以青藏高原考古、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為(wei) 主題開展研討交流。
圖為(wei) 論壇現場
西藏民族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王浩表示,論壇旨在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考古工作、文物工作、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的係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西藏、陝西兩(liang) 省區黨(dang) 委主要領導調研講話精神,推動青藏高原考古與(yu) 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西藏民大考古文物學科建設、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yang) 工作。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李林輝研究員在致辭中說,西藏考古對凝聚人心、增進文化認同具有重要意義(yi) ,希望各方力量共同攜手為(wei) 青藏高原考古文物事業(ye) 貢獻力量。
有著四十年西藏考古文物工作經曆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張建林教授表示,從(cong) 1986年古格考古工作時期就開始與(yu) 西藏民大建立聯係,祝願西藏民大在學科建設方麵不斷邁向新高。
西藏民族大學坐落在陝西鹹陽,前身為(wei) 1957年中央指示創辦、1958年開學的“西藏公學”,是西藏和平解放後黨(dang) 中央為(wei) 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近年來,該校積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賀信精神及有關(guan) 考古、文物、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等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加強考古學、文物與(yu) 博物館學等學科建設工作。目前,該校是西藏和涉藏州縣唯一培養(yang) 考古、文博專(zhuan) 業(ye) 本、碩人才的高校。自2001年招收文博方向本科生以來,為(wei) 西藏考古和文物工作培養(yang) 了大批人才,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成為(wei) 西藏各市地基層文物隊伍骨幹力量。
此次論壇由西藏民族大學主辦,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青藏高原考古中心、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研究基地承辦,中山大學社會(hui) 學與(yu) 人類學學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an) 學院、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協辦。四川大學、西北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藏學出版社、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雲(yun)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西藏博物館、西藏自治區山南博物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鹹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周陵文物管理所等高校、考古科研院所及文物與(yu) 博物館單位專(zhuan) 家學者參與(yu) 此次論壇。(新利平台 文/周蕾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