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chuan) 部、省委統戰部、省委涉藏辦主辦的“在雲(yun) 端・我的援藏故事”涉藏州縣行活動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漸次拉開帷幕。此次活動邀請了曾經參與(yu) 援藏工作的幹部代表重返這片熱土,分享他們(men) 在對口援建過程中親(qin) 曆的感人故事與(yu) 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我們(men) 跟隨他們(men) 的足跡,聆聽並播撒川西大地上充滿真情與(yu) 行動的援藏佳話。
圖為(wei) 王燕在“在雲(yun) 端·我的援藏故事”現場宣講 攝影:邊子捷
“小康路上不落下任何一個(ge) 人”,這是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介福路街道黨(dang) 工委委員、紀工委書(shu) 記王燕在對口支援理縣時所恪守的,也是期盼實現的諾言。兩(liang) 年援藏期間,她先後深度參與(yu) 了理縣疫情防控、安全生產(chan) 、電力和通信保障、森林草原防火、反電詐宣傳(chuan) 等工作,為(wei) 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安全穩定等發展大局積極作為(wei) ,貢獻力量。而這一切,則緣於(yu) 三年前她做出的一個(ge) 大膽決(jue) 定:我要去援藏,我要帶著家人一起去援藏!
圖為(wei) 王燕一家 受訪者供圖
初到高原:克服困難 主動作為(wei)
在丈夫和孩子的支持下,王燕一家踏上了援藏征程。根據組織的安排,她獲得了一個(ge) 新身份——理縣經信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分管辦公室、黨(dang) 建及宣傳(chuan) 、協助園區招商引資等工作。走馬上任的第一天,便碰上“突擊戰”,王燕需要帶領經信局的同誌們(men) ,對園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投標的1280家公司進行資質預審。
這樣一場在高原上連續近24小時的“戰鬥”,讓一身不服輸的王燕也感到了疲憊,乏力、流鼻血、視力模糊……但這些隨之而來的並發症沒有壓倒她,反而更加堅定了她要在這裏“紮下根”的決(jue) 心,“我一定要力所能及幫助他們(men) ,讓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圖為(wei) 援藏期間,王燕(右一)正在走村入戶進行調研 受訪者供圖
去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幹部一貫的作風。王燕如是說,便如是做,在一個(ge) 個(ge) 百姓急難愁盼的細微問題中去踐行初心。除了在工作走訪中竭盡所能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排憂解難,她還經常組織和參與(yu) 一些小活動,為(wei) 群眾(zhong) 帶去溫暖。重陽節當日,王燕和理縣下孟鄉(xiang) 樓若村的40多位老人在一起,給他們(men) 送祝福、贈禮品、高唱《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一起展望幸福美好的未來。就是這樣一件又一件“小”事、實事、難事,讓王燕與(yu) 當地群眾(zhong) 結下了深厚情誼,收獲了諸多感動和成長。
圖為(wei) 王燕和當地群眾(zhong) 受訪者供圖
為(wei) 民而行:踐行初心 共護家園
理縣,憑借其獨特濃厚的藏羌文化氛圍聞名於(yu) 世,但也不能忽視它因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緣而頻繁遭遇極端天氣和地質災害的事實。2021年9月的一天,連續多日的惡劣天氣讓樓若村受災嚴(yan) 重。山體(ti) 滑坡、房屋受損,全村75戶258人的生命財產(chan) 受到嚴(yan) 重威脅。麵對災情,作為(wei) 掛村幹部的王燕毅然奔赴一線,與(yu) 村民並肩作戰。一次次的往返、挨家挨戶地動員並安撫村民情緒,在她和其他幹部的積極搶險下,全部村民都轉移到了安全地點,無一人傷(shang) 亡。
圖為(wei) 王燕(左二)在搶險前的出征儀(yi) 式上 受訪者供圖
一個(ge) 援藏幹部的初心在此刻得到了具象化。搶險在一時,重建路漫漫。為(wei) 了讓樓若村的百姓盡快恢複生產(chan) 生活,王燕積極協調援藏工作隊和縣裏的相關(guan) 部門,幫助他們(men) 修繕受損房屋、築牢垮塌擋牆,主動聯係企業(ye) 為(wei) 村民提供就業(ye) 崗位,開辟新的增收渠道,增強群眾(zhong) 的幸福感。
如今,時隔一年重返理縣,王燕像回到了自己的“家”:“看到理縣如今的變化,我也是無比自豪。”對她而言,援藏就是一種擔當與(yu) 使命,這不僅(jin) 是自身價(jia) 值的一種實現,更多是為(wei) 涉藏地區老百姓做更多實事,貢獻更多力量,讓他們(men) 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新征程宏圖遠大,新時代使命光榮,王燕相信,在援藏精神的激勵和傳(chuan) 遞下,將會(hui) 有更多人以實際行動參與(yu) 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偉(wei) 大實踐中,將對口幫扶的藍圖變成兩(liang) 地協作共贏的坦途,涉藏地區也將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新利平台 記者/邊子捷 隋藝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