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chuan) 部、省委統戰部、省委涉藏辦主辦的“在雲(yun) 端・我的援藏故事”涉藏州縣行活動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漸次拉開帷幕。此次活動邀請了曾經參與(yu) 援藏工作的幹部代表重返這片熱土,分享他們(men) 在對口援建過程中親(qin) 曆的感人故事與(yu) 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我們(men) 跟隨他們(men) 的足跡,聆聽並播撒川西大地上充滿真情與(yu) 行動的援藏佳話。
寧秀蓉是四川省攀枝花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2016年9月,她主動請纓,遠赴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裏藏族自治縣參加對口幫扶工作,擔任木裏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長。
在兩(liang) 年的援藏過程中,寧秀蓉爭(zheng) 取扶持項目資金1000多萬(wan) 元,並將資金主要用於(yu) 10個(ge) 鄉(xiang) 鎮、19個(ge) 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項目20餘(yu) 個(ge) ,受益群眾(zhong) 達6542人,受益移民1721人,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了當地群眾(zhong) 出行難、吃水難、發展難等問題。寧秀蓉深入鄉(xiang) 鎮、村組宣傳(chuan) 政策,了解民情,往往下一次鄉(xiang) 就是七八天。為(wei) 了扶持直補金的安全發放,她曾翻山越嶺到克爾鄉(xiang) 彭古村殘疾人家中,親(qin) 手送去17000元的後期扶持金。
圖為(wei) 寧秀蓉(左二)為(wei) 群眾(zhong) 送去扶持資金 受訪者供圖
作為(wei) 援藏幹部,寧秀蓉盡職履職,但對於(yu) 家人,她充滿內(nei) 疚。她的父親(qin) 已90歲高齡,有一次父親(qin) 病重,沒待父親(qin) 完全好轉,她就返回木裏縣,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寧秀蓉在回憶起援藏幫扶期間的工作時說道:“我有兩(liang) 個(ge) 家,一個(ge) 是陽光花城——攀枝花,一個(ge) 是美麗(li) 涉藏縣——木裏縣,在攀枝花,我的家是3口之家,在木裏,我的家有14萬(wan) 人。”(新利平台 記者/馮(feng) 重霖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