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yun)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境內(nei) ,隱藏著一個(ge) 名為(wei) 鄭家莊的美麗(li) 村落。這裏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是一個(ge) 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白族、藏族、彝族、漢族等多個(ge) 民族在這裏和諧共生,共同書(shu) 寫(xie) 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麗(li) 篇章。
圖為(wei) 鄭家莊 供圖:鄭家莊村民小組
多民族融合,共築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夢
鄭家莊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是一條民族團結、文化交融的探索之路。村莊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的優(you) 勢,通過舉(ju) 辦民族文化節、手工藝展示、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動,不僅(jin) 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yu) 理解,還激發了鄉(xiang) 村文化的活力,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村民們(men) 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時,相互尊重、相互學習(xi) ,共同構建了一個(ge) 和諧共進的大家庭。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奠定共同富裕基石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鄭家莊依托當地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ye) 和生態農(nong) 業(ye) ,如高山蔬菜、中藥材種植以及生態養(yang) 殖等。同時,利用網絡平台拓寬銷售渠道,打造“互聯網+農(nong) 業(ye) ”的新模式,讓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此外,還積極引導村民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和民宿,依托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吸引遊客前來體(ti) 驗鄉(xiang) 村生活,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這些舉(ju) 措不僅(jin) 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wei) 鄭家莊村民身著民族服裝在村口合影 供圖:鄭家莊村民小組
圖為(wei) 鄭家莊中秋節團圓飯 供圖:鄭家莊村民小組
精準施策,不讓一人掉隊
在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過程中,鄭家莊始終堅持以人為(wei) 本,精準施策,確保每一個(ge) 家庭、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發展的成果。針對村裏的低收入戶和特殊困難群體(ti) ,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通過技能培訓、就業(ye) 援助、教育資助等多種方式,幫助他們(men) 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擺脫貧困。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村民在更加便捷、舒適的環境中生產(chan) 生活,真正感受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來的幸福感。
圖為(wei) 鄭家莊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白劇《和諧家園》在鄭家莊首演 供圖:鄭家莊村民小組
洱源縣鄭家莊,這個(ge) 多民族共居的村落,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共同富裕的深刻內(nei) 涵。在這裏,各民族兄弟姐妹手挽手、肩並肩,共同繪製著一幅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li) 畫卷。未來,鄭家莊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確保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偉(wei) 大征程中,沒有一個(ge) 人被遺忘,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賈華加)
圖為(wei) 鄭家莊內(nei) 攝影:王淑
圖為(wei) 鄭家莊內(nei) 的同心亭 攝影:王淑
圖為(wei) 鄭家莊的老人們(men) 在一起聊天 攝影:王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