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企幫萬村】四川阿壩大山裏的溫馨故事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阿科裏鄉(xiang) 海拔4000米的高嶺上,有一個(ge) 卡蘇村。卡蘇村是貧困村,惡劣的生活環境導致大部分村民患上了風濕病,這是一種病程長、治愈難度大的慢性病,患者因貧困而無力到內(nei) 地接受治療,因此患病成了這裏村民致貧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一天,料峭的山風中有一個(ge) 匆忙的身影,他是阿科裏鄉(xiang) 的黨(dang) 委書(shu) 記田睿。有一個(ge) 好消息,他十分急切地想告訴卡蘇村村民塔爾甲、足洛、石旦巴——明天,去成都看病!
60歲的塔爾甲大爺沒有想到這麽(me) 快就能去省城看病了,這是做夢都不曾想到過的好事。
“風濕病讓人苦不堪言。”塔爾甲大爺本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2012年時不幸患上了難纏的風濕病,隨著一年一年病情加重,讓他無法正常勞作,家裏的收入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眼看著整個(ge) 家庭就要陷入困境。
“就在我以為(wei) 風濕會(hui) 伴隨一生時,他來了,帶給我們(men) 希望和勇氣!”
他,是他們(men) 的好朋友,是他們(men) 不是親(qin) 人卻勝似親(qin) 人的李五哥——成都金川商會(hui) 會(hui) 長李仲友!
隨著非公有製經濟企業(ye) 家們(men) 響應黨(dang) 的號召,積極投身“萬(wan) 企幫萬(wan) 村”精準扶貧活動,黨(dang) 委政府為(wei) 阿科裏鄉(xiang) 牽線搭橋迎來了“好親(qin) 戚”成都金川商會(hui) 。從(cong) 此,成都金川商會(hui) 會(hui) 長李仲友常來鄉(xiang) 裏,帶著慰問金、慰問品,走村串戶去貧困戶家裏拉家常,去學校給孩子們(men) 送學習(xi) 用品、生活用品和鼓勵老師、孩子們(men) 奮發不息。
村民們(men) 說,李仲友總帶著驚喜而來,總是盡力滿足大家的願望。他為(wei) 鄉(xiang) 裏修建了賽馬場,他帶鄉(xiang) 裏的學生和教師到北京去開眼界,他帶村裏的待業(ye) 青年們(men) 去成都找工作,他幫他們(men) 賣犛牛、賣蟲草,他還要幫他們(men) 建民宿旅遊接待點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他是個(ge) 熱心人呀,他是真心實意的想幫助他們(men) 脫貧致富、過上富裕的好日子。
在成都金川商會(hui) 與(yu) 阿科裏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的精準扶貧對接工作座談會(hui) 上。李仲友了解到當地群眾(zhong) 因病致貧的情況,當即承諾要聯係專(zhuan) 家給貧困群眾(zhong) 治病。這個(ge) 承諾給了許多人期盼,但當期盼成為(wei) 現實時,塔爾甲大爺卻失眠了,有要去省城看病的激動,也有一絲(si) 要離家遠行的忐忑,還有對治療效果的惴惴不安。那夜同樣難眠的還有足洛和石旦巴兩(liang) 位老人。
同一天夜裏,身在成都的李仲友也徹夜未眠。他一直在為(wei) 明天迎接阿科裏鄉(xiang) 的老鄉(xiang) 們(men) 去治病而忙碌著。他一麵請鄉(xiang) 政府協助統計類風濕性關(guan) 節炎患者人數,做好分期分批接他們(men) 到成都接受治療的規劃。一麵又多方聯係,請到了治療嚴(yan) 重關(guan) 節炎的台灣專(zhuan) 家來成都會(hui) 診。
李仲友先生是一位樸實坦誠的嘉絨藏族漢子,他從(cong) 金川走到成都,赤手空拳,憑著金川人堅毅的性格和聰明的頭腦,打拚多年,創建了四川眾(zhong) 友實業(ye) 有限公司。雖然離開家鄉(xiang) 多年,但他對故土始終懷有一種無法割舍的眷戀之情。他時常會(hui) 回憶起少年時在阿科裏鄉(xiang) 放牛的日子,那裏純淨的天,那裏青青的草,還有那些純樸善良的朋友們(men) 。
多年後,重回阿科裏,他在心裏暗自下決(jue) 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一幫父老鄉(xiang) 親(qin) 。他曾說,“我有責任和義(yi) 務為(wei) 社會(hui) 、為(wei) 家鄉(xiang) 父老多做一些事。我們(men) 需要身體(ti) 力行,去真的行善舉(ju) 義(yi) 。”多年來,他在鄉(xiang) 村公路建設、文化建設、旅遊發展、扶貧助學各方麵都貢獻著力量。他不僅(jin) 自己做,還帶著成都金川商會(hui) 的其他成員一起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致富出力。
圖為(wei) 專(zhuan) 家為(wei) 患者診治
在縣、鄉(xiang) 有關(guan) 領導的陪同下,塔爾甲、足洛、石旦巴三位老人順利來到成都,專(zhuan) 家詳細了解了他們(men) 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xi) 慣後,用先進的醫療儀(yi) 器逐一為(wei) 他們(men) 檢查病情,逐一為(wei) 他們(men) 量身製定治療方案。
治療需要3個(ge) 療程,為(wei) 期3個(ge) 月,全部費用需要3.6萬(wan) 元,3.6萬(wan) 元對一個(ge) 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家庭來講無疑是一筆巨款,幾位老人不由暗暗擔心。
李仲友拉住塔爾甲大爺的手,告訴老人:“聽醫生的話,安心治病,不用擔心費用,有我呢!”
經多方協調後,院方同意減免部分治療費用作為(wei) 對貧困群眾(zhong) 的幫扶,其餘(yu) 費用均由李仲友承擔。
李仲友說,他有個(ge) 夢想,希望成立一個(ge) 醫療救助基金,專(zhuan) 門救助類風濕病、高血壓等高原慢性病患者,幫助阿科裏以及更多貧困鄉(xiang) 村的貧困患者,早日擺脫病根,甩掉“窮帽”,為(wei) 家鄉(xiang) 父老多做一點好事,多盡一份心意。
(新利平台 通訊員/鄭興(xing) 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千年古城 魅力鬆潘”旅遊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6日,由四川省阿壩州鬆潘縣委、縣人民政府、黃管局主辦的旅遊推介、招商引資暨智慧旅遊平台上線新聞發布會以及文旅企業懇談會在成都舉行。[詳細] -
領悟新精神 建功新時代:阿壩州知新會舉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培訓會
近日,四川省阿壩州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以下簡稱“知新會”)在馬爾康市舉辦“開啟中國之治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會,73名知新會理事參加。 [詳細] -
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大力推動文化扶貧 牧民子弟成為藏陶師
壤塘縣近年來大力推動文化扶貧,按照“非遺+扶貧”思路,采取“政府扶持、傳承人自主創辦”方式,鼓勵扶持傳承人積極創辦傳習所,每年投入100萬元資金用於非遺傳習所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