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為了海拔4000米山頂14戶藏族村民 懸崖上築出一條“通天路”

遊飛 發布時間:2020-02-10 12:57:00來源: 四川日報


然布村東(dong) 格小組建在懸崖邊的通組路。文鑫 攝

  “現在買(mai) 東(dong) 西好方便,網上隨便選,買(mai) 了還能快遞到村上。”1月22日一大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洛古鄉(xiang) 然布村東(dong) 格小組村民黑繞絨姆從(cong) 山上的家裏出發,坐摩托車不到半小時,就來到山下的郵政網點,取回自己網購的包裹。

  手機上網、網購生活用品、坐摩托車下山……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家鄉(xiang) 享受現代生活。除了黑繞絨姆,還有東(dong) 格小組的其他13戶村民。

  東(dong) 格小組是然布村海拔最高的村民小組,住著14戶藏族老鄉(xiang) 。

  以前,村民從(cong) 海拔3000米的山腳,到海拔4000米的山頂,隻有一條一米左右寬的小道。下山一個(ge) 來回,路上就要花一整天。山高路險、交通不便,許多村民一年都難得下山一趟。遇上需要修房運送木材等,靠著人拉馬馱,來來回回,光運輸就要耽擱大半個(ge) 月時間。

  新龍縣脫貧攻堅工作啟動後,當地政府曾勸說14戶村民搬遷至山腳,但因為(wei) 山上天然蟲草、中藏藥材豐(feng) 富,村民都不舍得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和牧場。

  為(wei) 堅決(jue) 踐行脫貧攻堅中“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的原則,2017年7月,然布村啟動了通組公路的建設。

  爬升1000米的海拔高差,7公裏路程,隻能沿著懸崖盤曲而行,建設難度可想而知。

  “然布村通村路路麵寬4.5米、長7227米,總投資1084萬(wan) 元。”新龍縣交通運輸局助理工程師唐世楊介紹說,“整條路有數十個(ge) 急彎道,複雜險峻,可以說是新龍縣最為(wei) ‘陡、險、急’的山路。”

  2018年4月,克服重重困難,然布村東(dong) 格小組通組公路建成通車。村民從(cong) 此告別人爬馬馱的艱辛之路。通車一年多來,家家戶戶都買(mai) 了摩托車,下山趕場來回隻需要一個(ge) 多小時。

  “為(wei) 保障路途安全,交通公路部門在危險路段設置了藏漢雙語的標誌標牌,路沿安保設施也正在安裝中。”唐世楊介紹說,“汛期時,充分發揮村地質監測員和公益性崗位公路養(yang) 護員的作用,組織定期或不定期巡查。邊坡、水溝等存在的安全隱患,第一時間報備縣公路段,遇重大垮方和道路受阻時有應急搶通保障。”

  隨著道路的暢通,各項便民工程相繼在東(dong) 格小組開啟。如今,東(dong) 格小組的村民,有穩定用電、有安全飲水、手機也有信號,與(yu) 外麵世界溝通方便了。

  路通後,2018年10月,村民赤稱尼瑪買(mai) 了輛拖拉機,在家門口做起運輸生意,靠著就近拉砂石等,一個(ge) 月增收可達1500元。說起通路後的好處,村民白馬青珠也笑著說,“下山方便,我們(men) 可以隨時了解市場行情,挖的蟲草都要多賣些錢。”

  2019年底,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幫助下,村民嘠絨多吉家新修了間牛圈,他說,“生活方便了,家裏計劃著多養(yang) 點牛,以前的牛圈不夠用,必須再修。”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