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青海湖呈現“三增三減一不變”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羅雲鵬 發布時間:2020-03-04 10: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湖呈現“三增三減一不變”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圖為(wei) 發布會(hui) 現場。 羅雲(yun) 鵬 攝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當日,在青海西寧發布的《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狀況》表示,青海湖呈現“三增三減一不變”態勢,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作為(wei) 中國最大的內(nei) 陸湖泊,青海湖不僅(jin) 是維係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ti) 、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西部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和水氣循環通道,也是中亞(ya) 、東(dong) 亞(ya) 兩(liang) 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素有中國西北部的“氣候調節器”“空氣加濕器”和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之稱。


資料圖為(wei) 青海湖水體(ti) 因鹽度不同呈現不同藍色。羅雲(yun) 鵬 攝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介紹,“三增三減一不變”是指,濕地麵積累計增加1.51萬(wan) 公頃、植被覆蓋度提高13.5%、青海湖整體(ti) 生態功能持續增強,同時保護區沙地、裸地、鹽堿化土地麵積累計減少7736公頃,保護區內(nei) 保護功能性用地15年來保持不變。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青海湖區域鳥類由1996年的164種增加到了目前的225種;青海湖水位連續15年回升,2019年水位達到3196.24米,較2004年水位回升3.27米;2019年青海湖水體(ti) 麵積達到4549.38平方公裏,與(yu) 2004年同期相比擴大304.88平方公裏。


資料圖為(wei) 青海湖因水位上漲,原有碼頭被淹沒。羅雲(yun) 鵬 攝

  經監測,青海湖“水陸空”多個(ge) 指示性物種呈遞增之勢,濕地關(guan) 鍵性物種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9.3萬(wan) 噸,比2002年增長35.87倍;青海湖獨有的瀕危物種普氏原羚種群由300餘(yu) 隻增加到2000餘(yu) 隻,為(wei) 開展監測以來曆史最高值;黑頸鶴由40餘(yu) 隻增長到130餘(yu) 隻。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哈承科表示,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發布該白皮書(shu) ,旨在讓社會(hui) 公眾(zhong) 更進一步了解青海湖生態保護成效,引導社會(hui) 力量關(guan) 注青海湖、保護青海湖,讓“大、美、淨、好”成為(wei) 青海湖永久的靚麗(li) 名片。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