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餘隻黑頸鶴飛回高原 與犛牛和赤麻鴨和諧安家草原濕地
3月16日,在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安曲鎮的草原濕地,到處是雪茫茫的一片,從(cong) 雲(yun) 南、貴州等地越冬歸來的一群黑頸鶴在此嬉戲覓食。它們(men) 時而逐嬉鬧,時而展翅飛翔,與(yu) 周邊的犛牛、赤麻鴨相映成趣,給沉寂的高原帶來無限生機和活力。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看到眼前這一幕,紅原縣第三眼攝影家協會(hui) 的攝影師榮修楚臣忙用鏡頭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今天拍到了10多隻黑頸鶴,是今年飛回來的首批黑頸鶴。可能是下雪的原因,往年這個(ge) 時間點會(hui) 有幾十隻。”榮修楚臣說,估計還要等兩(liang) 天,飛回來的黑頸鶴就會(hui) 多起來。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榮修楚臣告訴記者,他非常喜歡拍野生動物,從(cong) 2016年開始,每年這個(ge) 時間點他都會(hui) 去尋找拍攝黑頸鶴,“希望用鏡頭,讓更多人認識真實的大自然,更多地關(guan) 注和愛護自然,實現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相處。”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和繁殖在高原的鶴。每年3月至11月,在阿壩州若爾蓋、紅原兩(liang) 縣,總能見到成群的黑頸鶴在此繁衍棲息。其中,有“中國黑頸鶴之鄉(xiang) ”稱號的若爾蓋縣現有1000多隻黑頸鶴,是世界上黑頸鶴分布數量最多、繁殖地麵積最大的區域。
首批10餘(yu) 隻黑頸鶴飛回高原安家。榮修楚臣 攝
阿壩州林業(ye) 局相關(guan) 人員介紹,在若爾蓋縣花湖濕地、阿西鄉(xiang) 阿西村、轄曼牧場瓦延諾爾措和紅原縣嘎曲濕地最容易看到黑頸鶴,這也是阿壩州拍攝黑頸鶴的最佳地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生態文明@濕地】在川西北生態示範區,有一片“候鳥天堂”
每年十一月中旬前,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黑頸鶴都會集結在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嘎曲河上遊濕地區域。這裏水草豐美,生物多樣,濕地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黑頸鶴種群在此能夠得到越冬遷徙前的能量補給。[詳細] -
四川省若爾蓋2000多隻黑頸鶴本月中旬前將全部南下越冬
10月底開始,一年一度的黑頸鶴南遷越冬之旅開啟。11月7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全省冬季遷徙候鳥保護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將全力“護送”2000多隻黑頸鶴安全踏上征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