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生態生產生活的和諧篇章
玉樹生態大寫(xie) 意。
保護站附近正在覓食的藏羚羊。
水草豐(feng) 茂的三江源頭。洪玉傑 攝
初春,晨曦的陽光剛透露出光芒,站在青海玉樹當代山舉(ju) 目四望:江山清絕,美輪美奐。奔流的巴塘河,把沉痛埋向曆史深處,也把綠色江源的夢想激蕩在雪域高原天空;千年的唐蕃古道、修複如初的古跡,已經重新煥發出昔日的光彩,傾(qing) 訴著“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滄海桑田。
誠然,從(cong) 綠色發展的意義(yi) 上講,玉樹就是青海的一個(ge) 縮影。遵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將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複示範區,三江源共建共享、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chuan) 承區”的囑托,玉樹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以赴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承載著保護“中華水塔”重任的玉樹,作為(wei) 資源富集的民族地區,極其脆弱的生態環境加上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經濟發展滯後,產(chan) 業(ye) 結構單一,生態保護與(yu) 建設迫在眉睫。回眸玉樹的生態保護與(yu) 建設曆程,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默默無聞”到“舉(ju) 足輕重”,玉樹立足獨特的生態區位優(you) 勢,始終牢記對全國生態安全肩負的政治責任和曆史擔當,用綠色感恩,用生態報國,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精心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數據是枯燥的,但也是最有力的說明。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3.2%提高到了2019年的3.97%;2010年至2019年累計實施荒漠化和黑土灘治理麵積30.9萬(wan) 公頃,尤其是2013年後,玉樹設立探礦權全部停止,所有規劃內(nei) 的水電開發項目全麵叫停,曆史遺留過采區生態修複深入推進。
堅持生態保護優(you) 先理念,將玉樹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精神轉化為(wei) “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實際行動,把三江源生態保護作為(wei) 最大的政治堅守好、最大的責任擔當好、最大的民生保障好,這成為(wei) 玉樹人民一個(ge) 永遠的主題。
我們(men) 看到,在黨(dang) 的十九大期間,玉樹“最美童心生態項鏈”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有3個(ge) 孩子,他們(men) 把塑料袋等垃圾塞進空的飲料瓶中,再將飲料瓶串成一串掛在身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玉樹已經深入人心,就算是小孩子也知道要保護草原,愛護環境。
我們(men) 看到,瀾滄江畔的年都村通過“野生動物+科學家+科技+農(nong) 牧民”微治理試點的創新成效,通過鼓勵支持牧民以投資入股、合作、勞務輸出等形式參與(yu) 特許經營,通過生態體(ti) 驗、自然觀察、溯源母親(qin) 河、極限徒步體(ti) 驗等活動,積極探索國家公園生態體(ti) 驗與(yu) 自然教育新模式。
我們(men) 看到,三江源生態法庭正式掛牌成立。落實跨行政區域集中管轄和“三審合一”製度,回應三江源生態地區司法保護的需求,集中管轄三江源地區涉及生態保護審判、民刑事訴訟案件,包括涉及環境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案件、氣候變化引發的案件,各類生態資源損害賠償(chang) 訴訟案件等。
我們(men) 看到,垃圾分類減量無害化處理模式在推廣。以雜多縣為(wei) 例,根據生活垃圾的組成、利用價(jia) 值以及環境影響等實施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實現“垃圾不落地,出門就分類……”
十年轉折,十年蝶變。如今,玉樹已有1.8萬(wan) 人走上生態公益性崗位。 水源涵養(yang) 功能有所提升、濕地麵積有所擴大、江河徑流量有所增加、植被覆蓋度有所提高、野生動物種群有所恢複、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這一係列成績意味著經過堅持不懈地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這裏呈現出了“增水、增草、增鳥、增收入、增和諧”的“五增”現象,玉樹的生態保護與(yu) 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理念下,玉樹切實擔負起實施“生態立州”戰略、建設“生態玉樹”的曆史重任,充分發揮指導、組織、協調和督導職能,充分發揮各族群眾(zhong) 的主體(ti) 作用,切實加強草原、森林、荒漠、濕地與(yu) 河湖生態係統保護和建設。建立新型綠色績效考評製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各級黨(dang) 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jia) 的重要內(nei) 容加以落實。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玉樹在生態保護與(yu) 建設的路上探索出了一條屬於(yu) 自己的“玉樹模式”,青山、綠水、藍天、白雲(yun) 、草原、牛羊,在感恩奮進的路上,新玉樹從(cong) 未停息、從(cong) 未放棄,正一步步向綠色要“發展紅利”的方向邁進。正如玉樹州委書(shu) 記吳德軍(jun) 所講:“不遺餘(yu) 力、全力以赴、義(yi) 不容辭地保護生態環境是玉樹亙(gen) 古不變的責任和使命。當三江源今天和明天的發展藍圖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玉樹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正在同知、同感、同奮進,更好地從(cong) 生態脆弱的窘境中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成功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海拔最高機場正式進入“5G+智慧機場”時代
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與移動公司的溝通協調,著力提升機場5G網絡體驗,保證5G網絡在機場能夠得到廣泛使用,讓廣大旅客切身感受到5G帶來的無限驚喜,也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體驗。[詳細] -
青海省玉樹州:順利脫貧摘帽 堅守“源頭責任”
2019年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稱多縣順利退出深度貧困縣;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4個貧困縣達到脫貧摘帽退出標準。[詳細] -
極地江源脫貧突圍的強勁脈搏——脫貧攻堅的青海曲麻萊探索
“黃河正源”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集西部地區、高原地區、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所有特征,這裏既是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核心區,又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沿著昔日百萬牲畜大縣曲麻萊生態畜牧業發展的足印,記者切身感受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