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四川壤塘犛牛直送溫州人餐桌 “西牛東送”開啟產業扶貧之道

王攀 王祥龍 發布時間:2020-04-27 14:44: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四川壤塘犛牛通過“西牛東(dong) 送”項目運往浙江省樂(le) 清市。

  西氣東(dong) 輸、西電東(dong) 送工程,將西部的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為(wei) 東(dong) 部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東(dong) 西部實現共贏。近年來在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與(yu) 浙江省溫州市樂(le) 清市間啟動的“西牛東(dong) 送”工程,則開啟了產(chan) 業(ye) 扶貧之道。

  4月23日,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從(cong) 壤塘縣扶貧開發局和有關(guan) 方麵了解到,“西牛東(dong) 送”已帶動569名貧困人口增收。2019年,“西牛東(dong) 送”工程共拉運犛牛2500多頭,實現產(chan) 值2067萬(wan) 元。2020年,預計將調運犛牛4000到5000頭。

  醞釀

  將壤塘犛牛運到東(dong) 部市場

  壤塘是阿壩州畜牧業(ye) 大縣,全縣犛牛年存欄約22萬(wan) 頭。但由於(yu) 交通不便、銷售渠道不暢、群眾(zhong) 市場意識淡薄等原因,很多牧民的犛牛無法變現,年出欄不足1萬(wan) 頭。

  在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中,樂(le) 清市對口支援壤塘縣。“有一次,壤塘派人到樂(le) 清對接扶貧工作,提到了如何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壤塘犛牛資源比較豐(feng) 富,雙方就談到了搭建犛牛銷售渠道和平台。”壤塘縣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局長樊興(xing) 建談到“西牛東(dong) 送”項目最初的構想時說。

  很快,樂(le) 清市當地企業(ye) 順金肥牛飼養(yang) 有限公司響應政府號召,到壤塘縣考察。公司主要負責人管端順說,溫州市、台州市牛肉消費市場廣闊,每年肉牛消費約1.5萬(wan) 頭。但他們(men) 從(cong) 全國其他地方運來的牛,多為(wei) 飼料喂養(yang) 。“壤塘的犛牛確實很好,它們(men) 隻吃牧草,是純天然的。”

  隨後,樂(le) 清市與(yu) 壤塘縣簽訂了《東(dong) 西扶貧協作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確立了以政府主導、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項目工作思路,決(jue) 定啟動“西牛東(dong) 送”產(chan) 業(ye) 協作工程。即把壤塘犛牛送往樂(le) 清屠宰上市,帶動壤塘牧民脫貧增收。

  啟動

  犛牛直運樂(le) 清屠宰上市

  經過籌備,2018年11月,“西牛東(dong) 送”項目舉(ju) 行首發儀(yi) 式。該公司以平均6500元一頭的價(jia) 格,現場收購了上壤塘鄉(xiang) 查卡村牧民的25頭犛牛,直接為(wei) 牧民帶來16.25萬(wan) 元的收入。隨後,這批犛牛被運往樂(le) 清市,開啟了“西牛東(dong) 送”的破冰之旅。

  管端順說,犛牛被拉到樂(le) 清市屠宰後,會(hui) 在3個(ge) 小時內(nei) 送到市場銷售。新鮮犛牛肉的入市,給當地市民提供了更多消費選擇。

  樊興(xing) 建告訴記者,以往,壤塘縣的犛牛交易量有限,很多都是收購商到牧場或者牧民家中收購。很多牧民對市場價(jia) 格不了解,會(hui) 遇到壓價(jia) 情況。

  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從(cong) 壤塘縣扶貧開發局還了解到,之前壤塘牧民賣犛牛,隻能到300公裏以外的阿壩州紅原縣,不僅(jin) 路途遙遠,而且經常遭遇壓價(jia) ,大大打擊了積極性。

  “西牛東(dong) 送”項目的啟動,意味著牧民可以直接將犛牛賣給新鮮牛肉的生產(chan) 廠商,省去了中間與(yu) “二道販子”打交道的環節。

  銷售渠道建立起來後,壤塘縣又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建立牧民與(yu) 企業(ye) 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


隻吃牧草、純天然生長的壤塘犛牛。

  升級

  打造品牌犛牛交易平台

  很快,壤塘縣又與(yu) 樂(le) 清市簽訂合作意向書(shu) ,引進樂(le) 清牛肉加工龍頭企業(ye) ——順金肥牛飼養(yang) 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ce) 100萬(wan) 元資金,成立了壤塘縣金順湖犛牛貿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後,犛牛交易市場的建設被提上日程。

  “企業(ye) 出資金,政府提供場地。”樊興(xing) 建說,2019年9月12日,占地10餘(yu) 畝(mu) 、投資180多萬(wan) 元的壤塘犛牛交易市場正式開業(ye) 。犛牛交易市場開業(ye) 後,當地出台優(you) 惠政策,鼓勵牧民在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平台上就近售牛。

  交易市場對牧民出售的犛牛統一進行建檔管理,嚴(yan) 格落實檢驗檢疫手續,防止病牛進入市場。同時,對市場內(nei) 的犛牛進行科學喂養(yang) ,保障牛肉品質和安全。

  據介紹,2019年,這家公司共拉運犛牛2500多頭,實現產(chan) 值2000多萬(wan) 元。“在溫州和台州市場,每一天的銷售量大概在十幾頭。我們(men) 正在打造‘阿壩州犛牛’品牌,今年預計將調運4000至5000頭,直接產(chan) 生經濟效益大概在4000萬(wan) 至5000萬(wan) 元。”

  據壤塘縣扶貧開發局統計,截至2019年11月16日,“西牛東(dong) 送”項目共計帶動569名貧困人口增收。


壤塘犛牛在樂(le) 清市上市銷售。

  未來

  培養(yang) 職業(ye) 經紀人

  雖然壤塘的犛牛純天然喂養(yang) ,但也存在弊端。“犛牛光吃牧草,沒有過冬的飼養(yang) 技術。”管端順說,目前,公司正在與(yu) 四川省的一家農(nong) 科所合作,解決(jue) 這一技術難題。

  壤塘縣也采取各項措施,讓牧民從(cong) 原來固有的傳(chuan) 統放牧方式逐步轉變為(wei) “放牧+補飼+暖棚安全越冬”的科學飼養(yang) 方式,縮短犛牛上市時間、增加犛牛出欄數和商品量。同時,這也能起到保護林草植被、減少水土流失、促進綠色生態發展的作用。

  此外,壤塘還和企業(ye) 共推寄養(yang) 出欄模式。公司通過與(yu) 貧困戶簽訂寄養(yang) 銷售協議的形式,計劃投資600萬(wan) 元,購買(mai) 2000頭小犛牛寄養(yang) 在貧困戶家中。

  “以村一級為(wei) 擔保,或者以鄉(xiang) 政府為(wei) 擔保,我們(men) 將母牛寄養(yang) 在貧困戶家中。預計一年一頭母牛產(chan) 一崽,5年就有5頭架子牛。每家寄養(yang) 5頭母牛,5年後就達到25頭。”管端順說,最後,公司隻回收母牛,並按母牛實際增長的價(jia) 值付錢給牧民。而母牛生下的小牛,所有權則直接歸牧民所有。“目標是把四五百戶牧民帶動起來。”

  此外,這家公司還資助了當地6名貧困兒(er) 童直到高中畢業(ye) 。如果考上大學,公司還將繼續資助。將來大學畢業(ye) 後,他們(men) 還可選擇到公司工作。

  “為(wei) 了讓更多的牧民參與(yu) 到‘西牛東(dong) 送’的項目中來,我們(men) 正在尋找和培養(yang) 壤塘本地的經紀人,教他們(men) 做買(mai) 賣。”管端順說,“我們(men) 計劃用3到5年時間,升級‘西牛東(dong) 送’項目。到那時,如果‘西牛東(dong) 送’項目和交易市場盈利,我們(men) 會(hui) 再拿出一部分利潤資助當地的牧民和小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