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青海省海西州多舉措助推柴達木枸杞產業健康發展

孫睿 發布時間:2020-04-28 16: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海西多舉(ju) 措助推柴達木枸杞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統計顯示,2019年,海西州枸杞種植麵積49.09萬(wan) 畝(mu) ,幹果總產(chan) 量8.71萬(wan) 噸,產(chan) 值25.9億(yi) 元(占農(nong) 牧業(ye) 總產(chan) 值的44.45%);2020年預計全州枸杞種植麵積50萬(wan) 畝(mu) 。孫睿 攝

  記者27日從(cong) 青海省海西州政府獲悉,該州多舉(ju) 措助推柴達木枸杞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位於(yu) 世界“四大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域內(nei) 。該州目前有機枸杞種植麵積達11.78萬(wan) 畝(mu) ,是中國有機枸杞種植麵積最大區域。

  近年來,海西州依托獨特的地域和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優(you) 勢,堅持把枸杞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改善生態環境和打造千億(yi) 元高原特色生物產(chan) 業(ye) 集群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進行重點培育,出台《促進柴達木枸杞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若幹措施(試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進枸杞產(chan) 業(ye) 發展條例》等政策文件,采取政策驅動、科技推動、市場拉動、龍頭帶動、社會(hui) 聯動等有效措施,加快枸杞產(chan) 業(ye) “接二連三”的產(chan) 業(ye) 融合,枸杞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支撐全州農(nong) 牧業(ye) 經濟穩步發展、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

  據介紹,為(wei) 打造富硒有機枸杞,海西州全麵落實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措施,從(cong) 產(chan) 業(ye) 規劃、產(chan) 地保護、產(chan) 品研發、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方麵紮實推進,加快建設特色突出、功能齊全、環境優(you) 美、體(ti) 製先進、管理科學、運轉規範的現代化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切實助推枸杞產(chan) 業(ye) 縱深發展和做大做強。

  統計顯示,2019年,海西州枸杞種植麵積49.09萬(wan) 畝(mu) ,幹果總產(chan) 量8.71萬(wan) 噸,產(chan) 值25.9億(yi) 元(占農(nong) 牧業(ye) 總產(chan) 值的44.45%);2020年預計全州枸杞種植麵積50萬(wan) 畝(mu) 。

  全力推進綠色有機示範省建設,加大標準化生產(chan) ,穩步擴大有機枸杞種植和認證規模,健全高原有機枸杞種植和質量標準管理體(ti) 係,帶動有機枸杞種植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發展,進而引領有機綠色枸杞產(chan) 品提質增效。目前,製定並推廣種植技術、質量控製方麵的標準13個(ge) ,大力推進有機基地建設,25萬(wan) 畝(mu) 基地實施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行動,核心基地獲得有機產(chan) 品認證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37家,認證麵積11.78萬(wan) 畝(mu) 。

  同時,實施產(chan) 業(ye) 鏈招商戰略,引進國內(nei) 外知名大型企業(ye) ,創建行業(ye) 旗艦龍頭,引領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業(ye) 縱深發展,促進產(chan) 業(ye) 集群化發展。將都蘭(lan) 、德令哈、格爾木三大園區打造成以枸杞精深產(chan) 品加工為(wei) 主導,使其成為(wei) 全國聞名的枸杞產(chan) 品精深加工中心。

  此外,海西州加快成立柴達木枸杞研究院,以國內(nei) 頂尖團隊聯合開展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開展新品種選育和推廣,加強產(chan) 業(ye) 科技研發,重點在循環產(chan) 業(ye) 鏈延伸、植物源生物農(nong) 藥、有機肥、保鮮技術、精加工等關(guan) 鍵環節開展科技研發,推動綜合技術研發和應用,逐步創建國家有機枸杞生產(chan) 與(yu) 管理行業(ye) 標準體(ti) 係。目前,已培育柴杞1、2、3號三個(ge) 優(you) 良品種,獲得省州級科研成果67項。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